摘要:OpenAI 3月27日官宣Agents SDK加入MCP服务协议,后续ChatGPT桌面应用和Responses API也将快速支持。在AI Agent中,MCP相较于传统Function Calling外部工具的调用方式,通过主机、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解耦,能
OpenAI 3月27日官宣Agents SDK加入MCP服务协议,后续ChatGPT桌面应用和Responses API也将快速支持。在AI Agent中,MCP相较于传统Function Calling外部工具的调用方式,通过主机、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解耦,能够大幅降低重复开发成本,同时提升了各类AI工具的互联互通能力,亦为全球复现Manus的关键技术。随着头部公司的加速支持,MCP生态边界有望进一步拓展,加速AI产业发展。
OpenAI官宣加入MCP,Agent数据标准化更进一步。2025年3月27日凌晨,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宣布对Agents SDK进行了重大更新,支持了由Anthropic于2024 年底推出的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模型上下文协议)服务协议,同时ChatGPT桌面应用和Responses API也将很快支持MCP服务协议。
正如Anthropic介绍,随着模型推理能力逐步提升,AI Agent已经成为各机构广泛应用的产品之一。而不同的模型和Agent往往存在数据隔离,使得系统难以规模化拓展。此时,MCP作为通用的开放协议,旨在通过标准化接口实现大语言模型(LLM)与外部数据源及工具的无缝集成,使AI模型能够从业务工具、软件、数据库以及应用开发环境等来源中获取数据完成任务,大幅提升了各类AI工具的互联互通能力。
从Function Calling到MCP,工作流解耦价值凸显。在MCP协议之前,传统AI系统架构主要通过Function Calling模式进行外部工具的调用,此时开发者通常需要完成以下步骤:1)编写详细的prompt,包含工具名称、描述和使用说明;2)定义工具函数(tools);3)针对不同LLM API适配不同的function calling格式;4)编写工具调用逻辑代码;5)编写工具响应处理逻辑代码。此时,由于模型调用、工具定义、执行逻辑和结果处理都在同一个应用程序中完成,因此每当工具定义发生变化,通常需要重新启动整个服务。此外,不同LLM供应商的Function calling格式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增加了开发和维护成本。
而使用MCP之后,Host(主机)、Server(服务器)和Client(客户端)被解耦为三个独立的组件,各类工具函数可以在服务运行时被动态的添加、修改或删除,解决了传统Function calling重新启动整个服务的难题。同时,尽管此时开发人员仍然需要进行工具函数的开发和描述定义,但工具的调用、响应等均由MCP标准化处理,使得工具库可以被集中管理和维护,不同的应用程序复用下大幅降低重复开发成本。
MCP成为全球复现Manus的关键技术。3月6日凌晨,通用Agent Manus引发新一轮AI应用落地的想象空间,而后全球团队接连复现,MCP服务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字节3月18日发布的AI Agent TARS为例,其通过支持MCP协议,内置搜索、文件编辑、命令行等多种工具,实现对复杂工作流程的高效处理,同样实现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电脑操作(Operator)等多项能力。不过,Manus的开发实际早于MCP,因此并未使用该方式实现Agent调用,而是利用了另一个开源研究成果CodeAct,通过可执行代码操作将Agent调用动作合并统一。
头部公司加速支持,MCP服务有望加速AI产业发展。MCP服务协议于24年11月开源以来,Block、Apollo、Replit等公司加速支持,直至25年2月,MCP生态进一步爆炸增长,已有超过1000个由社区构建的MCP服务器可供使用。目前MCP市场主要由客户端、服务器、市场和服务器托管解决方案构成。其中,客户端和服务器对应MCP架构中的顶层组件,由市场和托管解决方案将服务向更多开发人员推广。随着MCP生态边界进一步拓展,更多实用工具的适配将促进用户进一步增长,正反馈机制有望加速AI产品落地。
总结:OpenAI 3月27日官宣Agents SDK加入MCP,后续ChatGPT桌面应用和Responses API也将快速支持。在AI Agent中,MCP相较于传统Function Calling外部工具的调用方式,通过主机、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解耦,大幅降低重复开发成本,同时提升了各类AI工具的互联互通能力,亦为全球复现Manus的关键技术。随着头部公司的加速支持,MCP生态边界有望进一步拓展,加速AI产业发展。
(1)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计算机行业下游涉及千行百业,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下,行业IT支出不及预期将直接影响计算机行业需求;(2)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计算机多数公司业务以项目制签单为主,需要通过验收后能够收到回款,下游客户付款周期拉长可能导致应收账款坏账增加,并可能进一步导致资产减值损失;(3)行业竞争加剧:计算机行业需求较为确定,但供给端竞争加剧或将导致行业格局发生变化;(4)国际环境变化影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美国不断对中国科技施压,对于海外收入占比较高公司可能形成影响。
应瑛:中信建投证券计算机行业首席分析师,伦敦国王学院硕士,5年计算机行业研究经验。2021年加入中信建投,深入覆盖医疗信息化、工业软件、云计算、网络安全等细分领域。
来源:点滴财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