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10月1日,深圳率先以特区立法推行《深圳经济特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紧接着2023年12月1日正式启动执法,跨部门、跨区域的整治行动开始。到2024年底,已有10869宗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日均投诉举报量相比之前减少了93%。
深圳是典型的移民城市
近2000个城中村,逾26万栋楼宇
超过千万人口的居住规模
在全国都算是“名列前茅”
而贯穿其中的水电燃气违规加价乱象
被不少人称作“城中村水电刺客”
曾经让不少租客
花了冤枉钱却毫无办法
2023年10月1日,深圳率先以特区立法推行《深圳经济特区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管理若干规定》,紧接着2023年12月1日正式启动执法,跨部门、跨区域的整治行动开始。到2024年底,已有10869宗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日均投诉举报量相比之前减少了93%。
★
从“雷霆整治”到“长效智治”
深圳势要拔掉
这根长期扎在居民心头的刺
★
在今年深圳两会上,市人大代表投票选定了2025年度十大民生实事,其中就包括“提高安居宜居水平”之下的重要子项——“规范城中村水电燃气价格”,要求到2025年打造不少于400个水电燃气治理标杆村,让更多租客切实感受到“不加价”带来的安心与踏实。
2024年8月21日
罗湖区某代收费人
多次违反政府定价收取水电费
被罚款12000元
这样的力度让市民拍手称快
“雷霆整治”初见效
租户账单告别“糊涂账”
以前每次拿到缴费通知,水电费可都是笔糊涂账,经常是一头雾水。如今价格清清楚楚,再也不怕被乱收了!
谈起近来水电费的变化
福田区石厦村居民王女士语气轻快
3月25日
记者走进福田区田面村
一块蓝底白字的“水电价格公示栏”
立在村口,格外醒目
上面不仅清清楚楚地
列明了政府定价标准
还附上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
对违规加价“零容忍”的态度
住在6栋的居民刘女士回忆,2022年入住后,房东仍在收高额水电费,甚至叠加“服务费”。她多次交涉无果,心里颇觉无奈。直到2023年相关法规实施,街道办介入约谈“代收费人”,责令其尽快整改。自那以后,水电燃气的缴费全按政府定价来,一分都没有多收。“这笔账终于明白了!”刘女士感慨道。
在同一个村子里,王女士一家四口的生活也有了变化。她说,“原先夏天电费常常飙到600元,硬生生不敢开通宵空调(有时一查单价,每度电竟然高达1.5元,心想真是电费刺客啊)。”如今,电费重新回归每度6、7角的合表电价,她家月度开支一下子省了不少。从被迫“悠着用”到如今敢“放手开”,王女士称真正感受到“为民办实事”。
田面村是深圳2024年城中村水电治理的20个先行示范村之一,治理效果有目共睹。
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蔡英权介绍,今年将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400个城中村创建为“价格治理标杆村”,让更多城中村居民享受到政策红利,推动治理由点到面,确保标杆村违规加价现象基本消除,居民对治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要稳步冲刺99%以上。
城中村水电加价治理
从严执法、公平执法
也是市民关注的焦点之一
深圳结合实际,制订了更细化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对违规加价的代收费人,视其违法次数和加价幅度实行梯度处罚;对“拒不改正、屡教不改”的情况更要从严从重。单位若逾期不改可被罚5万至20万元,个人可被罚2千至2万元。
市民可拨打12345、12315或使用“民意速办”小程序实时投诉。
记者走访罗湖区黄贝岭村时看到,大部分楼房一楼显眼处都贴着“深圳市居民生活用水、电政府定价标准”公告,清楚又直观。更有城中村水电价格监测二维码,让住户随时扫码反馈疑似违规问题。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累计检查代收费主体11.8万家次,开展统一执法行动80场、联合督导60场、夜间暗访102次,行政处罚10869宗。
通过高频次执法与精准打击
全市单日投诉举报量
从最高峰4361宗骤降至41宗
整体降幅达93%
这些数据说明
“城中村水电刺客”这个顽疾
正被有力地破解
罗湖区城中村水电综合治理执法现场
强化多元共治
加快凝聚治理合力
如何让千万租客都能远离“糊涂账”?
仅凭执法部门的“单兵突进”还不够
还须汇聚政府、企业
社会、媒体多方之力
织就一张全民共建共治之网
龙岗区坂田街道杨美社区长坑区四巷18号楼房东、楼栋长杨大志,在政策宣讲后,主动按标准执行并将水电费价格公示于租户群,同时提醒各住户节约用水用电,得到住户一致好评。
龙岗区坂田街道象角塘社区花园新村道南的房东、楼栋长龙秀文,则在水电费价格宣讲会上率先签下楼栋长自律承诺书,将新规落到每张缴费通知上,为一众房东开了好头。诸如此类的“深圳好房东”不断涌现,宛如一盏盏明灯照进城中村的楼道里,让“水电明白价”不再只是一张纸上的空话。
如今,全市超20万房东签下《自律承诺书》,在1891个城中村实现“价格标准与警示案例”双公示,超3万个电子屏滚动播放标语,1018万条公益短信覆盖千万市民。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首创“直播式执法”模式,48期“你点我查”直播吸引超千万人次观看。在坪山区六联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现场监督执法全过程,这种“伴随式治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潜移默化地提升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守法意识。
走进深圳一些区域
能看见“多点开花”的治理图景
1
福田区
夜间“亮剑”,暗访检查
针对城中村居民高流动性及上班族“昼出夜归”的生活习惯,将水电燃气违规加价检查融入网格入户工作之中,创新建立“1+1+N”工作机制,整合执法员、治保队员、网格员力量,利用晚间时段,深入居民家中进行暗访检查,不仅实现对水电燃气收费情况的时时关注,更增强了居民的法律和权益保护意识。
2
罗湖区
实现“抄表入户”电费直缴
创新 “智慧监管+数据治理”模式破解城中村电费加价难题,通过“金信智小窝”小程序实现东晓街道吓屋村2700户居民线上自助查缴电费,累计减负192万元;整合辖区房屋租赁部门出租屋、网格常住人员管理、监管执法、合表水电地址、阶梯水电地址等信息,建立起动态代收费人信息库和分类监管工作群,对城中村代收费人实行分类监管和靶向监管,实现违规治理从被动查处向源头防控转变。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视察罗湖区吓屋村水电燃气违规加价治理工作。
3
盐田区
率先完成城中村供电变压器专改公工作
以城中村和小产权房片区为单位,探索优先解决城中村供电变压器专改公问题。区专班多次赴盐田供电局进行面对面沟通,牵头推动专改公工作,供电局也制定专改公工作方案和落实时间表。截止2025年3月,盐田区23条城中村已率先完成供电变压器专改公工作,变压器产权全部转为供电局所有,供电局也取消了向村委收取基本电费,截断了房东代收电费违规加价的借口,切实降低了城中村居民的用电成本。
4
南山区
三码合一,智慧监管
上线“城中村水电燃气数据核采”系统,通过系统智能匹配功能,进行初步地址关联配对,再辅以工作人员实地走访核实,实现了辖区城中村房屋编码、电表编码、水表编码“三码合一”的突破,为后续顺利实施水电合表计价奠定基础,同时进一步规范城中村管理秩序,提升社区治理效率和精度。
3月20日,南山区组织水电燃气价格治理“直播式执法”行动
5
宝安区
建立水电收费“红黑榜”
建立城中村楼栋水电收费“红黑榜”制度,由街道组织各社区对水电收费情况进行全面摸排,并建立工作台账,对严格遵守政府定价的楼栋列入红榜,以示表彰和鼓励;对发现尚未执行政府定价的楼栋列入黑榜,作为日常教育、巡查的重点关注对象,针对性地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同时为确保制度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街道定期更新榜单并视情况向居民公示。
6
龙岗区
引入“村规民约”加强价格自律
将“水电燃气不加价”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提升了村民的参与度和主人翁意识,实现从行政执法的外部干预转变为居民自治的内生约束。自引入村规民约后,村民自发性地加强价格自律。
7
龙华区
引入第三方审计,公示缴费明细
以逸秀新村、创业花园为试点,引进专业的第三方审计机构精确核定城中村电力损耗、公摊等管理维护成本,并公示缴费明细、审计核定结果以及其他成本支出,旨在充分向居民公示电力支出的实际情况,确保管理费用收取的合理性,以补偿客观存在的电力公摊、损耗等成本,既有效解决私人变压器成本支出与电费收取的矛盾纠纷,也切实维护了变压器产权人和居民双方的合法权益。
8
坪山区
试点“抄表到间”,实现源头治理
秉持“有效管控,试点先行,分段摸索,坚定推进”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水表“抄表到间”试点工作,选取辖区内三个城中村共169栋出租房作为试点对象,对279块水表实施接管及工程改造,实现试点区域内水表“抄表到间”,在此过程中,所涉及的169栋出租房均未出现任何关于水费违规加价的投诉举报,从根源上解决中间层加价问题,实现真正的源头治理。
9
光明区
社会监督,协同治理
特邀社会监督员全程参与由区市监、司法、城管等多部门联合开展的执法行动。在执法现场,社会监督员对执法过程中的文明用语、调查取证、文书撰写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不仅推动问题有效整改,还对被检查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这种执法模式显著缓解了当事人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强化了执法效果。
10
大鹏新区
实现“商改居”用电性质转变
通过优化办理制度、简化办理流程等实现合表收费,率先实现抄表到户、用户直缴,从根源上解决城中村水电加价问题,2025年第一季度居民投诉率为全市最低。通过现场校准、执法抽检等回应“电表计费异常”,协调业主及供电部门实现“商改居”用电性质转变,调整居民、集体和合表用水水表107个,优惠水费104.49万元,完成“工改居”。
此外,司法、发展改革、住房建设、水务、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等部门开展联合督导,齐抓共管,深圳市供水、供电、燃气三大供应企业在水电合表收费、“三码合一”等工作中大力支持,成效显著。
建立长效机制
全面巩固治理成效
数据显示,在治理城中村水电燃气违规加价问题上,深圳积极推动水电合表进程,通过简化办理流程、主动服务等措施,新增了2.7万户水表用户和1.8万户电表用户实现合表计费,有效降低了居民的用水用电成本。
但要让违规现象彻底消失,还须依赖长效治本之策。从“夏季攻势”到“夜间暗访”,再到投诉举报的“清源行动”,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不断丰富执法形式,一系列精准执法行动让违规加价行为无所遁形。值得关注的是,深圳将继续推出执法直播,曝光恶意加价、拒不改正等行为,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好做法,让市民可以直接监督执法过程,提高了执法透明度。
养老院、幼儿园、长租公寓,这些涉及民生的敏感场所,也将成为治理的重点领域。2024年治理违规加价在取得“面”上成效的基础上,今年将探索“点面结合”“类案治理”,重点推动全市近1000家“一老一小”(养老院、幼儿园等)机构、20家长租型公寓连锁企业(约20万套/间)执行居民生活用水电燃气价格政策。
同时,针对城中村体量、人口、现状与难度的不同,深圳市场监管局计划在分类治理上做深做细,通过大数据分析与靶向执法,让违法者无处可逃。
不可忽视的是,部分市民也发出疑问:水电不加价之后,房租似乎涨了,这又该如何看?一业内人士认为,以往的水电加价只是让人摸不着、看不清的“隐性成本”。如今,它被显性化为租金,至少让收支更透明,租客有机会明明白白地做出比较与选择,也让市场能够更公平地调节租金水准。比起过去那种暗中叠加的收费方式,这无疑是一种更阳光、更可监督的路径。说到底,只要大家都看得见、算得清,让房租回归应有的市场属性,“水电不加价”才更具意义,也才更能体现真正的消费公平。
“水电不加价,透明又放心!”
一句话
关乎千万家庭的经济账本
让“糊涂账”远离租客
来源:美好盐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