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信营销作为传统且高频的客户触达方式,其合规性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感知体验和机构的品牌声誉。泾阳联社深刻认识到:一条短信虽“小”,却直接关系客户体验、机构声誉和消保合规的“大局”。为此,泾阳联社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营销行为
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王蓉琳 文/图)短信营销作为传统且高频的客户触达方式,其合规性与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感知体验和机构的品牌声誉。泾阳联社深刻认识到:一条短信虽“小”,却直接关系客户体验、机构声誉和消保合规的“大局”。为此,泾阳联社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营销行为管理的通知》为纲,聚焦“短信营销”这一微观场景,开展了一场从排查、整治到赋能、创新的“全链条精微消保实践”。
一、全面深入排查,精准识别症结
2025年8月,泾阳联社组织开展了覆盖全辖各网点的营销行为全面自查。排查发现,短信营销主要存在三类问题:一是退订机制缺失或不醒目,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二是内容表述不规范,存在夸大、模糊用语;三是发送频次及时段不合理,干扰客户正常生活。详实的数据为精准整改提供了坚实基础。
二、建章立制严治,树立规范标尺
针对排查发现问题,泾阳联社立即出台《关于规范营销短信发送行为的通知》,明确“三严禁三必须”的硬性标准:
“三严禁”:严禁使用任何虚假、夸大、误导性表述;严禁模糊产品性质、风险与费用;严禁在非工作时间频繁发送,扰民营销。“三必须”:必须在文案末尾清晰标注退订方式;必须明确标注优惠活动有效期限;必须将短信内容控制在70字以内,力求精炼。
同时,创新性提出“简、精、利、必”四字内容编辑原则(简洁文字、精准表达、利他视角、必备要素),为一线员工提供了易记易用的操作指南,并配套提供了涵盖存款、理财、贷款、节日问候等多场景的标准化模板库。
三、创新微课教学,赋能一线员工
改变传统填鸭式培训,泾阳联社创作了题为《短信急诊室:四步拯救营销短信“猝死”症》的微课。该课程巧妙采用“医疗综艺”剧情包装,将枯燥的合规要求融入“诊断→手术→康复”的趣味叙事中,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前后对比,生动诠释了规范背后的逻辑与效果。微课在全辖客户经理中广泛传播学习,实现了知识入脑入心,激发了员工主动规范、创意优化的积极性。
四、创意融合设计,提升服务温度
在合规的前提下,泾阳联社还积极探索“节庆文化+利他主义”的短信内容设计,推动冷冰冰的营销信息向有温度的客户关怀转型。例如,端午节推出“安康理财”概念,中秋节设计“月满财盈计划”,将金融产品推介与节日美好寓意相结合,使用“为您预留”、“尊享”等谦敬语态,在传播金融信息的同时,传递了情感关怀与文化认同,广受客户好评。
本次实践启示我们:“小短信”关乎“大民生”,“微内容”体现“真服务”。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需于细微处见真章,将监管要求转化为一线员工愿用、会用、善用的具体工具和方法,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和融入情感关怀,完全可以在严守合规底线的同时,提升服务体验和经营效能。
下一步,泾阳联社将继续坚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从一条条短信抓起,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捷性与安全性,切实增强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来源:阳光报阳光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