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苗育苗季,这些“枯萎死棵”病害要早防早治,稼好苗才壮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3:07 2

摘要:然而,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幼苗”培植阶段——育苗期,会遭遇一系列生理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危害早期的幼苗植株。如同潜伏的暗影,威胁着这片绿色的希望。

在广袤的田野上,水稻作为人类重要的传统粮食作物之一,承载着无数农人的辛勤劳动成果与幸福生活的希望。

然而,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幼苗”培植阶段——育苗期,会遭遇一系列生理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危害早期的幼苗植株。如同潜伏的暗影,威胁着这片绿色的希望。

图片01):健壮生长发育的秧苗

其中,“水稻秧苗立枯病”、“根腐病”、“秧苗早期稻瘟病”、“冷害”及高温热害,生理性缺素等尤为棘手。

本期图文,我们就以水稻秧苗培植为话题,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水稻秧苗壮秧培植的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带您深入探索水稻秧苗培植这些病害的预防及治疗奥秘,分享科学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策略,让每一粒种子都能茁壮成长,迎接丰收的季节。欢迎转发本期图文。

图片02):健壮优质的水稻秧苗

水稻秧苗立枯病,如同新生儿面临的首次考验,常常在育苗初期(3~4片叶时)悄然发生。先是局部发病,然后蔓延至整个苗床。

其症状表现为秧苗叶片发黄、或者青枯失水,最终导致秧苗“站着”死棵。

致水稻立枯病发生的病因比较复杂,包括土壤湿度过大、温度长时间过低后骤然升温、种子带菌,或者种籽盖土没有作消毒处理,盖土呈微碱性,或者高温热害以后降温失水所致的植株失水等。

图片03):苗床干旱少水易“发黄”“死棵”

预防及治疗水稻秧苗立枯病,关键在于改善水稻秧苗的育苗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使用无菌土壤和种子,并可在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如用杀菌剂(40%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浸泡处理种籽),或者为种籽“穿”上第一层防护衣(种籽包衣)。

相较于水稻秧苗立枯病的直观,根腐病的发生则更加隐秘,它会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水稻的根系,致水稻根系系变质腐烂,或不生新根,或使根系变褐发黑,不能从土壤中汲取营养与水养,使地上植株枯萎死棵。

图片04):水稻秧苗“麻叶”

水稻秧苗根腐病的发生可导致根系腐烂,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使秧苗生长迟缓,甚至枯萎死棵。它的发生,除了有真菌性病原菌入侵外,还与生长发育环境影响有关。比如施肥不当引起的“肥害”,没有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作苗床肥引起的农肥进一步发酵,出现的“烧根”死棵等。

防治水稻秧苗根腐病,需要从源头抓起,选择抗病的水稻品种,合理轮作,避免连作导致的土壤病原菌积累。

图片05):水稻秧苗育苗

同时,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排水畅通,减少病原菌的传播机会。不使用没有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作苗床肥,使用育苗用专用基质肥替代农家有机肥作苗床肥。在给幼苗植株施肥时,尽量用“温和”的氨基酸或腐植酸多功能叶面肥替代根际施肥。

图片06):低温冷害影响

一旦发现苗床中心病株,应立即拔除并销毁,防止病情扩散。同时采用“对路”的化学药剂,止时及损。

水稻秧苗稻瘟病,被誉为水稻的“癌 症”,其危害之大,不言而喻,可贯水稻生长一生。

图片07):棚室高温热处理

水稻秧苗期感染稻瘟病,会导致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严重时整株枯死。

稻瘟病的防控,重在早期预警和综合防治。利用抗稻瘟病品种是基础,结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也是不可或缺的防控措施。如适时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菌剂,引入天敌控制病原菌数量。此外,加强田间监测,一旦发现病情,立即使用“对路”的化学药剂隔离治疗,防止病害蔓延也是非常必要的。

图片08):水稻播种(水育秧)

“极端低温逆袭”(冷害危害)与高温热害(或棚室内的高温侵蚀),都是水稻育苗期面临的两大极端天气与温度的挑战。

图片09):用药的矫正效果

长时间的冷害会导致秧苗生长停滞,甚至死亡;而高温热害则加速蒸腾作用,使地上秧苗植株失水干枯,同样会出现死棵。

应对这两种自然灾害,关键在于科学预测(紧跟天气预报)与灵活调整管理措施。

图片10):水稻秧苗(旱育秧)

在“低温逆袭”(冷害)易发地区,可采用地膜覆盖或者双拱棚育苗保温模式、提前播种(集中育苗)等措施;面对高温热害,则需加强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或者利用遮阳网,加强棚室通风等物理手段来降低田间温度,为秧苗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生长环境。

图片11):水稻秧苗根系不长

比如苗床水稻秧苗长时间在遭遇低温以后,因缺“锌”“锰”“铁”“钾”“氮”“磷”等营养物质而出现“黄叶”“白叶”“花叶”“麻叶”等“怪”现象。

如果短时间内得不到迅速矫正恢复健康生长,那么苗床上这些“黄叶”“花叶”“白叶”“麻叶”的水稻秧苗就会出现叶片失水干枯,严重影响的时候,出现枯萎死棵,严重降低秧苗的培植质量。

图片12):水稻秧苗植株患真菌性病害

在水稻秧苗出土齐苗以后(内膜抽除后3~5天时间内)或者苗床秧苗长至3~4片真叶时,可以用以下药剂对苗床秧苗进行茎叶处理,进行苗床病害的综合防控或者治疗:

图片13):水稻秧苗根系受到危害

80%乙蒜素氯霉素乳油800~1000倍液或者80%乙蒜素乳油800~1000倍液,与30%噁霉灵水剂500~800倍液或者80%精甲霜灵噁霉灵水剂1000~1200倍液,与“鑫丰源”氨基酸多功能叶面肥30~50g/桶水,或者“激活素”多功能叶面肥50g/桶水,或者“烂根死苗”一喷灵多功能叶面肥30~50g/桶水多元复配使用,对苗床水稻秧苗植株作茎叶处理即可预防治疗水稻秧苗苗床病害。

水稻育苗期的病害综合防控,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自然对话的战 役。

图片14):水稻秧苗上的稻瘟病病斑

每一粒种子的成长,都凝聚着农人的智慧与希望。通过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我们不仅能够战胜水稻秧苗这些病害,更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水稻的高产优质丰产。

让我们携手并进,用科技的力量守护这片绿色的希望,共同迎接每一个丰收的季节,让稻田成为大地上最动人的篇章。

图片15):水稻秧苗苗床上局部发病危害

来源:清江鹤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