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内耗的根源竟是这4条人性铁律,看完瞬间清醒!

《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人生诸多烦恼,往往源于对人性规律的无知——要么强求他人违背本性,要么逼迫自己对抗规律,在无尽的纠结中消耗心力。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以千余年历史为镜,不仅记录王朝兴衰,更暗藏对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那些困扰我们的内耗、焦

人性 根源 铁律 资治通鉴 司马光 2025-08-08 16:02  2

资治通鉴:人生苦短,这六件事,一定要及时去做

当吕蒙在军营里点着油灯翻《孙子兵法》时,现代人正被算法推送的"3分钟读完一本书"洗脑。神经科学早就证实,持续学习能让大脑灰质密度增加,可多数人宁愿刷短视频也不肯花半小时深度阅读。就像程序员不断更新代码库才能保持竞争力,普通人的认知系统不迭代就会遭遇降维打击。

人生苦短 玉玺 资治通鉴 祖逖 刘弗陵 2025-08-07 14:00  5

《资治通鉴》:有用见人品,无用显人性,价值的棱镜与自我的远征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是否曾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回望那些早已尘封的故事?在《资治通鉴》这部浩瀚的史书中,司马光用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画卷,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有用之时,人品如金石般闪光;在无用之际,人性似流水般流淌。价值像一面棱镜,折射出生命的千面;而

人性 有用 资治通鉴 司马光 棱镜 2025-08-07 19:20  3

从《资治通鉴》悟:唐太宗靠“闭嘴”成就贞观之治,你敢学吗?

《论语》有云:“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在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中,三千年兴衰更替的历史反复印证着一个真理: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滔滔不绝的辩才,而在于洗耳恭听的耐心;高明的表达不在于言辞的华丽,而在于倾听的深度。那些成就霸业的帝王、名垂青史的贤相,无不深谙“倾听是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唐太宗 魏征 管仲 2025-08-05 14:00  3

没有这位蜀官 就没有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司马池出身名门,家庭相当富有。幼年时父亲去世,他把数十万贯家财全部让给伯父、叔父们,自己专心读书。后来考中进士,官授永宁县主簿。他为官清正,生活十分朴素。平时粗茶淡饭,绝不奢华。即使招待客人,也只是用当地的山果和土产的蔬菜,而且只限于三五道菜。上下班不坐官轿,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司马池 郫县 楠树 2025-08-05 14:00  4

《资治通鉴》智慧:向人性低头,是成年人最高级的聪明

《资治通鉴》作为一部蕴含千年历史智慧的鸿篇巨制,藏着许多发人深省的故事。其中,战国名将吴起为伤员吸脓血,士兵母亲却当场痛哭,只因她丈夫曾受此 “温情” 对待,最终战死沙场。这一情节,如同一把锐利的手术刀,精准地剖析出人性深处被温情表象掩盖的残酷真相。在历史的长

聪明 人性 成年人 资治通鉴 庞涓 2025-06-28 22:45  10

《资治通鉴》:专精则事成,果敢则路宽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一部《资治通鉴》,道尽千年兴衰,藏尽为人处世的智慧。司马光以编年体的笔触,串联起 16 朝 1362 年的风云变幻,书中帝王将相、贩夫走卒,皆在历史的洪流中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在这漫长岁月的记载里,我们能探寻到两条熠熠生辉的人生准则:

张骞 太空探索 资治通鉴 刘恕 智果 2025-06-26 18:57  5

《资治通鉴》告诉你:远见于未萌,避危于无形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资治通鉴》以其深邃的智慧,跨越千年,依然为现代人提供着宝贵的启示。从公元前403年司马光开启史书的第一笔起,这部巨著不仅仅是记录兴衰更替的史料,更是一座照亮人生的灯塔。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企业家和普通人开始从中汲取智慧,学习古人的思

信息爆炸 批判性思维 思考力 资治通鉴 司马光 2025-06-27 03:0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