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吕蒙在军营里点着油灯翻《孙子兵法》时,现代人正被算法推送的"3分钟读完一本书"洗脑。神经科学早就证实,持续学习能让大脑灰质密度增加,可多数人宁愿刷短视频也不肯花半小时深度阅读。就像程序员不断更新代码库才能保持竞争力,普通人的认知系统不迭代就会遭遇降维打击。
二十一世纪最贵的不是人才,是截止日期。
两千年前长安城里,有个叫刘弗陵的九五至尊,临死前对着空荡荡的办公桌写检讨书,硬是把遗诏写成年度述职报告。
现代人手机备忘录里躺着的"读书计划""健身Flag",和未央宫那份盖了半枚玉玺的未完成清单,本质上都是拖延症晚期病历。
当吕蒙在军营里点着油灯翻《孙子兵法》时,现代人正被算法推送的"3分钟读完一本书"洗脑。神经科学早就证实,持续学习能让大脑灰质密度增加,可多数人宁愿刷短视频也不肯花半小时深度阅读。就像程序员不断更新代码库才能保持竞争力,普通人的认知系统不迭代就会遭遇降维打击。
看祖逖带着流民团练成铁军,再对比现代人办了三年没开封的健身卡,本质区别在于生存焦虑的传导效率。古代战乱逼着人强身健体,现在慢性病确诊单比敌军的刀剑更有威慑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显示,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锻炼能降低26%全因死亡率,可多数人选择用保温杯泡枸杞自我安慰。
曾国藩的错题本如今进化成各种效率APP,但反思深度反而变浅了。行为经济学家发现,记录错误能激活大脑前额叶皮层,相当于给决策系统打补丁。可惜现代人更热衷拍vlog展示精致生活,真正需要修正的认知偏差却藏在美颜滤镜后面。
刘骜的案例放到现在,就是某公司CEO沉迷网红直播导致股价暴跌的商业警示。多巴胺分泌机制从古至今没变过,只不过椒房殿换成了直播间。脑神经学家证实,色情内容刺激会引发类似毒品成瘾的神经反应,这种生物本能正在被互联网放大成集体危机。
家族微信群里的养生谣言,本质上和吴王夫差听信谗言没区别。斯坦福大学研究显示,人类对负面信息的敏感度是正面信息的五倍,这种进化遗留的生存本能,在信息爆炸时代成了认知陷阱。当朋友圈开始疯传"某专家说",就该警惕自己是不是在重复夫差的老路。
台北故宫仓库里那份盖了一半玉玺的诏书,和现代人手机里存着的体检报告异常提示,本质上都是生命倒计时的提醒。区别在于,古人只能用日晷丈量时间,我们却能在智能手表上精确看到剩余心跳次数。科技给了更多对抗拖延的工具,但选择权永远在自己手上。
来源:黄文新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