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共启新篇 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与青岛市图书馆教联体签约仪式圆满举行
为充分发挥学校与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共同促进师生及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提升,2025年3月26日下午,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青岛三十七中)与青岛市图书馆“馆校合作”教联体签约仪式在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举行。
为充分发挥学校与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共同促进师生及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提升,2025年3月26日下午,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青岛三十七中)与青岛市图书馆“馆校合作”教联体签约仪式在青岛市教科院附属学校举行。
活动筹备期间,学校副校长王雪带领校部教师通过电子海报、校园广播、班级群等渠道广泛宣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兼具趣味性与有益身心的课间游戏。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设计课间游戏方案,从游戏规则的制定、道具的选择,到安全性与趣味性的考量,每个环节都经过深入探讨
活动由北京市教育学会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专委会、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承办,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北京市海淀区气象局协办。中国气象局科普馆馆长王省、北京教科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所长史枫、副所长王巧玲、北京气象学会秘书长刘燕、海淀区气象局副局长刘
为全面了解芝罘区义务教育教学现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3月17日,烟台市教科院教科研团队到芝罘区调研教育科研和小学教育教学情况。烟台市教科院理论室主任于建云,芝罘区教育和体育局、区教科研中心有关领导,部分中小学校长,以及市区相关教研员参加调研。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为全面贯彻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课程改革,提升育人实效,3月11日,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书记、副院长江守福、基教研中心主任崔志钢及义务段部分学科教研员走进城阳区白沙湾学校开展调研工作,区教育事业服务中心主任苟昌革及区教研室负责人、
2025年春季学期伊始,各地纷纷推出体育新政,强调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引发社会关注。这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身心健康为突破点强化“五育”并举的真招实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教育的田野也迎来了新的耕耘时节。3月伊始,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青年教师培训暨赛课启动会在春雨的滋润中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基于学习目标的教-学-评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探索“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的真实学习”课堂模式,为青
对口初中都很优质,讨论度最高的是片区里的教科院附属学校、石室天府锦城湖和教科院附属中学,这三所学校都受到政策倾向,背景强势,品质优秀!
吴院长首先回顾了教科院在科研管理、课题研究、学校指导、教师培训、技术服务、服务行政、模式创新、品牌打造等方面的取得的成绩,然后围绕教科研自信、研究的本质、教育研究者角色以及数智时代的教科研能力等方面阐述了教科研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最后重点强调了新时代教科研
2024年是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实施“元年”,是首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年”和“北京教师队伍建设年”。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进程里,海淀教科院锚定目标任务,激活发展新动能,实现教科研工作的系统性跃升。
近日,龙岗区教科院与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联合召开“新年第一会”,并举行区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专家工作室”揭牌仪式,以此促进深度联动,助力打造教科院附属学校卓越品牌。
近日,“素养导向 数智融创——锦江区国家课程项目式学习规模化推进实践研讨会”圆满举行。此次盛会由锦江区教育局携手中国信息协会教育分会共同主办,并由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及锦江区教育局电化教育馆具体承办。
继远程直播教学成果推广之后,平乐中学迎来第二次成都市市域成果推广活动,每一次成果推广活动都是学校发展的跨越与见证,都将促进学校的大发展。内涵是向内生长,品质是内外兼修,平中人同心共力,由内涵式发展走向高品质引领,由向下扎根、向内生长走向区域引领、教宗立范,这是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11月19日至11月21日,坪山区教科院专家来到东部湾区实验学校开展教学视导工作。专家组通过分学科教研、订单式教研反馈等形式,对该校初中部教学工作进行了指导,用切实的行动推进了“新课标”“新教材”在学校一线课堂的扎
并肩同绘千秋景,携手共进万里程。为进一步优化三台中学实验学校语文教学工作,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12月5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语文学科专家组组长段增勇主任莅临台实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台实校长王正良、校长助理何晓敏、学校发展顾问张
11月30日,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召开“思想引领未来 创新成就集团”学术年会。会议由海淀区教科院副院长、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学校教育集团执行校长燕海霞主持,中国教科院、北京教育学院、海淀区教育两委以及联盟校、落户学校等领导和集团学校教师代表参加了本届学术年
“魂在则本固,居高声自远。”市教科院院长汪永富认为,教研要传播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方法,推动课程和教学改革,就必须“往高处站”,有望远镜意识,有世界眼光和未来思维,以最前沿的理论、最先进的理念和最新的教育政策来指导工作。
“浙江科技小记者”项目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指导,全国科技小记者联盟与科技金融时报联合发起,集科普资源、媒体资源、教育资源于一体,旨在为青少年学生搭建一个接触社会、亲近科技、展示自我的舞台。
近年来,省教科院立足职能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创造性开展“教学研训用”一体蹲点指导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员“研究、引领、指导、服务”作用,加强新高考、新中考指导,推动义务教育新课标、新理念落地见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多措并举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