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大孙道峰、康子曦/NUS赵丹JACS:高价簇基MOF膜实现规模化连续生产
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分离过程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得益于其操作简便、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实现高效膜分离的关键在于新型膜材料的开发,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忽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的规模化生产这一重要的环节。MOF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能够在分子水平上精准调控孔
膜分离技术在化学分离过程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这得益于其操作简便、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实现高效膜分离的关键在于新型膜材料的开发,然而在开发过程中往往忽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的规模化生产这一重要的环节。MOF材料具有良好的可设计性,能够在分子水平上精准调控孔
基于此,2024年11月19日,中山大学谭庚文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叶生发工作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Chemistry发表题为《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triplet nitrene》的研
Dhilirane型杂萜分子(DMs)以其独特的6/6/6/5/5环系结构,成为真菌萜类化合物中一个罕见的类别。迄今为止,仅鉴定出11个同系物,其化学多样性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探索。本文基于对其生物合成的理解,开发了一种通过基因组挖掘、代谢产物分析和后修饰酶催化
基于此,2024年11月16日,温州大学侴术雷教授、肖遥特聘教授、朱燕芳特聘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发表题为《A Universal Interfacial Reconstruction
自组装是化学系统中一种重要的过程,因其能够通过简单的分子构建复杂的动态行为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自组装系统通常依赖于生物催化剂或外部能量输入,存在无法在封闭系统中实现自主周期性(解)组装的挑战。此外,合成化学物质的自组装动态通常受到向化学平衡松弛的限制,
手性金属有机笼因其类似酶的限域空腔和丰富的立体化学信息,在不对称限域催化、手性识别与分离及手性材料合成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能够结合低对称性客体(如天然产物分子)的配位笼由于其结构复杂,构建难度较大,是当前研究中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