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远道来丨斯诺:以笔为刃,镌刻赤色星芒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关乎民族存续的战争中,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不畏艰险远渡重洋,以医疗救助、战地报道、技术支援等多种形式投身这场民族解放事业。大道不孤,白求恩大夫的手术刀、斯诺的新闻笔、拉贝的安全区等都是跨越国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场关乎民族存续的战争中,来自五洲四海的国际友人,不畏艰险远渡重洋,以医疗救助、战地报道、技术支援等多种形式投身这场民族解放事业。大道不孤,白求恩大夫的手术刀、斯诺的新闻笔、拉贝的安全区等都是跨越国
《生活》(Life)由“时代之父”亨利·卢斯于1936年11月在纽约创办,是20世纪美国乃至西方世界颇具代表性的杂志。卢斯带着用图片讲故事的信念,将“看生活,看世界”作为《生活》的创刊宗旨,第一次为美国带来“图片报道”的概念,使杂志中的图片和文字平分秋色,一经
笔者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刚发现一篇著名的美国进步记者和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1938年发表的原版原作;因不懂英文求教于大家,帮忙看看具体内容是什么?
这段话出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一书,里面提到的御殿即汉长安城遗址里的未央宫前殿,遗址位于西安市西北郊,未央宫是汉长安城中最重要的皇宫。埃德加·斯诺到访远离城区的未央宫遗址,并非专为游览古迹,而是有着特殊目的。
史沫特莱被誉为“熟知中国事实真相的、为数不多的外国作家之一”。整个20世纪30年代即她在中国的岁月,她不断为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报刊撰写文章,并著书出版,报道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晚年回忆录中对史沫特莱与斯诺的著述作了这样的对比评价:“
斯诺来到中国后,由于他从事的是记者工作,所以经常参加官方举办的记者招待会。就在记者招待会场合,他见到了蒋介石和他的夫人宋美龄,同时也认出了宋美龄的二姐孙中山的夫人宋庆龄。
《沁园春·雪》说是毛主席的代表作,丝毫不为过,这首词的文学地位与思想高度超越古今,但也有人说,如果毛主席没有写出这首词,还有哪些词也可以名扬天下?
史沫特莱被誉为“熟知中国事实真相的、为数不多的外国作家之一”。整个20世纪30年代即她在中国的岁月,她不断为德国、英国和美国的报刊撰写文章,并著书出版,报道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晚年回忆录中对史沫特莱与斯诺的著述作了这样的对比评价:“
抗战最凶险的时候,一位来自万里之外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顶着国民党的封锁和危险,踏入“红色心脏”。
1935年10月,在中国工农红军陕甘宁支队(由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改编而成)被毛泽东、彭德怀带领着顺利到达了陕北吴起镇。
纪念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学术研讨会,5月3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政府、高校、媒体等领域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展开深入研讨。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作家、记者,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抗战期间,斯诺深入苏区,用一部《红星照耀中国》冲破封锁,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此后,他长期致力于宣传中国革命
初夏的一场绵绵细雨,滋润着延安红星园周边翠绿的山林。矗立在园区国际友人图片展窑洞门口的埃德加•斯诺铜像,静静倾听着山下国际会议中心里中美专家学者讲述斯诺89年前在陕北采写《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故事、探讨新时代接力架桥的新思路。 6 月 1 日,以“共建友谊友情
1907年8月8日,万毅生于辽宁金县四十里堡一个满族家庭。那时大连金州旅顺被日本霸占划入日本领土,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生下来,就成了殖民主义的奴隶。”他父亲是个读过书的农民,早年当过兵,娶了汉族妇女为妻。万毅8岁那年,全家搬到金县城里,为了供万毅兄弟上学,抵
未名湖畔,苍松翠柏间,一方白色大理石墓碑静立,叶剑英题写的金字在阳光下流淌:“中国人民的美国朋友埃德加·斯诺之墓”。墓碑之下,安眠着一位传奇记者的半缕骨灰——这是斯诺用生命践行的诺言:“我爱中国,我愿在死后把我的一部分留在那里,就像我活着时那样。”
5月30日,纪念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斯诺的内侄和曾侄子也来到现场,这将是这两位斯诺家族成员跨越四代的第一次相见。见面时他们都说了哪些话?他们又将如何讲述今天的中国故事?我们记录下了一些珍贵的瞬间。
5月30日,纪念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斯诺的内侄和曾侄子也来到现场,这将是这两位斯诺家族成员跨越四代的第一次相见。见面时他们都说了哪些话?他们又将如何讲述今天的中国故事?我们记录下了一些珍贵的瞬间。
纪念埃德加·斯诺诞辰120周年暨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学术研讨会,5月30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政府、高校、媒体等领域的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展开深入研讨。
延安时期,先后有英、美、苏等10多个国家600多位外国人到延安及陕甘宁边区访问或工作,他们中有记者、医生、军事顾问等。在延安,他们大都有一种进入“光明之地”的感觉,接触了一支“神奇的队伍”,发现了一个可以寄托灵魂的事业,尤其看到了一种不同于“西安作风”的全新作
5月23日,中国首位斯诺克冠军球员赵心童首次公开直播,抱着小狗,态度谦逊随和,直言比世锦赛决赛紧张:“没想到直播是跟自己对话”,现场回复网友的各种辛辣刁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