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参考文献:《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24年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24年研究综述
我们总是听说酒精是肝脏的"天敌",可医学研究却发现,真正伤害肝脏的竟然不是偶尔饮酒,而是那些看似无害的日常习惯!这些习惯几乎每个人都有,却在不知不觉中蚕食着我们的肝脏健康。
上周三,我接到老友小李的电话,声音异常虚弱:"老哥,我住院了,肝功能异常,医生说我肝脏严重受损。"这让我很是震惊,因为小李平时滴酒不沾,怎么会有肝脏问题?
当我去医院探望时,主治医生解释了病因:"很多人以为只有酒才伤肝,其实不然,生活中那些看似无害的习惯,反而是真正的'肝脏杀手'。"
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深思,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哪些日常行为在悄悄伤害我们的肝脏。
熬夜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常态,尤其是年轻人。但你可知道,长期熬夜对肝脏的损害,甚至超过了适量饮酒。
肝脏的排毒和修复主要在晚上11点到凌晨3点进行。如果这段时间你还没睡,肝脏就无法正常进行自我修复,长此以往,肝细胞会逐渐受损。
我的同事王工,连续三年每天工作到凌晨2点,三十出头就被诊断出脂肪肝。医生明确指出,熬夜是主因。他不抽烟不喝酒,饮食也很规律,唯一的不良习惯就是长期熬夜。
肝脏没有痛觉神经,即使受到伤害也不会立即发出警报。等到出现不适感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这就是肝病被称为"沉默杀手"的原因。
中医讲"怒伤肝",这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尤其是压抑的愤怒,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肝脏功能。
我邻居赵阿姨,退休前是某企业中层,工作压力大且经常压抑情绪。退休后查出肝功能异常,医生分析与她长期情绪不畅有很大关系。
当我们生气时,体内会分泌大量应激激素,这些激素会增加肝脏负担。如果经常生气却不发泄,这些负面能量就会在体内积累,肝脏首当其冲。
心理学家张教授告诉我:"情绪管理不只是心理健康的需要,也是肝脏健康的需要。学会适当发泄情绪,对肝脏大有裨益。"
很多人有自行服药的习惯,头疼脑热就随便吃点药,殊不知这些药物大多需要肝脏代谢,长期不规范用药会给肝脏带来沉重负担。
我姑妈就是一个例子。她习惯自己买药吃,特别是退烧药和止痛药,几乎把这些药当成了家常便饭。去年体检时发现转氨酶明显升高,医生严肃警告她必须停止乱用药物的行为。
药物性肝损伤在肝病中占比逐年上升,尤其是以下几类药物最易伤肝:
解热镇痛类药物抗生素降脂药某些中草药即使是看似安全的保健品,过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肝脏虽然有强大的解毒功能,但也有承受极限。
现代饮食结构中,高油、高糖、高热量食物比比皆是。这些食物长期过量摄入,容易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
我大学同学小张,平时嗜好油炸食品和甜食,体重一直居高不下。35岁那年体检,被诊断为重度脂肪肝。医生警告他如果不改变饮食习惯,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这让我想起一位老中医的话:"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喜润泽而恶燥热。"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肝脏喜欢清淡而讨厌油腻,喜欢水分而讨厌干燥。
了解了这些伤肝行为,我们该如何保护肝脏呢?
1. 调整作息,拒绝熬夜
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给肝脏充分的修复时间。如果工作原因必须熬夜,也要尽量安排补觉时间。
我朋友小刘通过坚持半年早睡早起,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2. 学会情绪管理
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宣泄方式,不要让负面情绪郁积于心。可以尝试运动、冥想或找朋友倾诉。
张教授建议:"每天给自己5分钟的'情绪释放时间',可以大声喊叫、哭泣或者写日记,把负面情绪释放出来。"
3. 规范用药,谨遵医嘱
不要自行购药服用,尤其是那些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伤肝往往是积累效应,不会立即显现,但一旦显现就已造成严重损害。
4.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肝脏问题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定期体检能及时发现问题。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肝功能检查。
肝脏是人体最沉默的器官,也是恢复能力最强的器官。只要我们及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大多数肝损伤是可逆的。
医学专家刘教授说:"健康的肝脏可以再生,即使损失了70%的肝组织,只要剩余的是健康的,它仍然可以恢复正常功能。"
肝脏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承担着解毒、代谢、合成等多种重要功能。保护肝脏,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质量。
小李的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肝脏健康需要日常维护,而不是等到出现问题才去补救。现在他已经调整了作息,改善了饮食,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远离这四大伤肝行为,给肝脏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它会用健康回馈我们。
记住,真正伤害肝脏的不是偶尔的小酌,而是那些日复一日的不良习惯。从今天开始,为了肝脏健康,改变这些习惯吧!
来源:狄医生健康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