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5年师范毕业扎根乡村,退休金虽不高却心满意足:这一生无悔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6 18:56 1

摘要:1985年师范毕业,分配到偏远乡镇小学教书,后来调到县教育局,再回到乡镇中学当校长,直到去年退休。三十八年的教育生涯,退休金虽比不上大城市,但每月5000多元,在农村足够安稳。回顾这一生,从放牛娃到人民教师,我知足了。

我,1985年师范毕业,分配到偏远乡镇小学教书,后来调到县教育局,再回到乡镇中学当校长,直到去年退休。三十八年的教育生涯,退休金虽比不上大城市,但每月5000多元,在农村足够安稳。回顾这一生,从放牛娃到人民教师,我知足了。

我生在山区,家里五个孩子,我是老三。大哥早早辍学帮家里种地,弟弟妹妹们也没读多少书,只有我靠着读书走出了大山。

小时候,上学要走五里山路,冬天冻得手脚生疮,夏天晒得脱皮。村里人说:“读书有啥用?不如早点干活。”可父亲咬牙坚持:“只要你能读,我就供。”

初中时,我成绩突飞猛进,成了乡里唯一考上县师范的学生。那一年,父亲卖了家里唯一一头猪,给我凑了学费。

师范三年,我第一次见识了县城的样子。每月回家一次,母亲总偷偷塞给我几个煮鸡蛋,说:“别饿着,好好学。”那是我这辈子吃过最香的东西。

毕业后,我被分到最偏远的村小。学校只有两间土房,三个老师,几十个孩子挤在一起上课。冬天漏风,夏天漏雨,可孩子们的眼睛亮晶晶的,让我舍不得离开。

那时候工资低,每月几十块钱,还要省出一部分寄回家。但我从没后悔过,因为我知道,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后来,我调到乡中心校,再后来进了县教育局。可兜兜转转,我还是申请调回乡镇中学当校长。有人说我傻,可我知道,那里的孩子更需要我。

当校长那些年,我四处“化缘”,给学校拉来了新桌椅、新黑板,甚至建了一间小小的图书室。看着孩子们捧着书如获至宝的样子,我觉得一切都值了。

去年退休时,学生们回来看我,有的当了老师,有的做了医生,还有的走出大山成了工程师。他们笑着说:“校长,没有您,我们可能早就辍学了。”那一刻,我眼眶发热。

如今,我回到老家,种点菜,养几只鸡,偶尔给村里的孩子辅导功课。退休金虽不多,但足够生活,心里格外踏实。

有人问我:“一辈子扎根农村,亏不亏?”我摇头。这一生,我见过最清澈的眼睛,听过最真诚的“谢谢”,也亲手点亮过无数孩子的未来。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没能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但我知道,只要还有人坚守,希望就不会熄灭。

现在的日子,简单却满足。清晨听鸡鸣,傍晚看夕阳,偶尔翻翻学生的毕业照,心里暖暖的。

这一生,谈不上辉煌,但无愧于心。如果重来一次,我还会选择拿起粉笔,站在那方小小的讲台上。

因为,教育不仅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信仰。

来源:我是路痴情感类博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