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回他把手伸向了缅甸,想用援助拉拢军方领导人敏昂莱,结果被自家机构国际开发署(USAID)当头浇了盆冷水。
那个爱搞事的特朗普又出招了!
这回他把手伸向了缅甸,想用援助拉拢军方领导人敏昂莱,结果被自家机构国际开发署(USAID)当头浇了盆冷水。
这场内讧背后,藏着美国几十年布局的惊天秘密——文化渗透的命脉,竟被特朗普的“预算大斧”砍断了?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噼啪响:砸钱给缅甸,扶持敏昂莱,在中缅之间插根钉子。
缅甸对中国有多重要?
看看中缅油气管道就知道。
这条全长2406公里的“能源大动脉”,每年向中国输送2200万吨原油和120亿立方米天然气,占中国西南能源供应量的30%以上。
缅甸也靠着这条管道,每年坐收13亿美元过境费,解决了国内2.6万人的就业问题。
特朗普瞄准的正是这条经济纽带,他想用援助替代中国投资,让缅甸倒向美国。
更狠的是政治布局。
缅甸扼守印度洋与太平洋咽喉,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早就把缅甸列为“印太战略关键支点”。
特朗普计划投入5亿美元重启“湄公河下游倡议”,表面说是帮缅甸搞基建,实则想削弱中国在澜湄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2017年,美国曾用类似手段在菲律宾扶持亲美派,导致中菲关系一度恶化——这回,特朗普想复制“菲律宾剧本”。
特朗普的“金元攻势”还没出招,就被USAID一盆冷水泼醒:“你砍了我们30%预算,哪来的钱演戏?”
数据不会说谎。
2018年特朗普上任后,USAID预算从200亿美元暴跌至140亿美元,2020年再砍到120亿。最惨的是“民主基金”项目——原本每年撒向全球的8.7亿美元,直接被削剩3亿。
缅甸项目更惨,2019年计划投入的1.2亿美元民主援助,如今账户里只剩3200万。
USAID官员直接晒出账单:在缅甸仰光设立的“民主培训中心”,因缺钱裁掉了60%本地员工;原定2023年实施的“媒体自由计划”直接停摆。
12家受训媒体转身投向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怀抱。有官员自嘲:“我们现在连打印反华传单的纸都要省着用。”
这个哭穷的USAID,可不是什么善茬。它暗地里操控着美国最大的“文化武器库”,专搞颜色革命。
看看乌克兰就知道。
2014年乌克兰危机期间,USAID通过“欧洲民主基金会”向反对派输送了5.2亿美元。钱都花在哪了?
培训4.6万名街头抗议者、资助112家反俄媒体、给1500个NGO发“闹事补贴”。
最绝的是他们开发的“民主工具包”APP——能实时定位警察、教人制作燃烧瓶,直接导致基辅街头冲突死亡率飙升300%。
在叙利亚,USAID玩得更黑。他们通过约旦边境的“白头盔”组织,向反对派输送了23亿美元物资。
2016年阿勒颇战役期间,USAID资助的“叙利亚自由军”用美制TOW导弹击毁了政府军43辆坦克,直接把战争拖延了18个月。
这些“援助”换来的是35万平民死亡、1200万人流离失所——而USAID的年度报告里,这笔钱居然标注为“人道主义救济”。
特朗普砍预算这一刀,直接切断了美国经营70年的意识形态输血管道。
USAID在非洲的“教科书计划”就是典型案例。
过去20年,他们给肯尼亚、尼日利亚等国的1.2万所学校塞满了美式教材。
比如肯尼亚中学历史课本里,美国独立战争占12页,中国历史只有3行;数学题都是“计算纽约到洛杉矶的距离”。
靠着每年2.3亿美元的投入,这些国家培养了480万亲美精英。
但现在预算砍半,教材印刷量骤减70%,校长们不得不重新启用中国捐赠的课本。
更惨的是“网络水军工厂”。USAID曾在全球运营87个社交媒体账号矩阵,光在东南亚就操控着2300个“民主大V”。
他们每天发布1.2万条反华内容,制造话题#中国债务陷阱#阅读量超50亿。
但2022年预算见底后,这些账号70%停更,剩下的也开始接商业广告糊口——有缅甸网民发现,某“民主领袖”的账号居然在直播卖化妆品。
这场闹剧揭开了美国霸权的新伤疤:当金元外交撞上财政紧缩,几十年精心编织的渗透网,竟被自家总统撕得粉碎。
如今缅甸街头,中国援建的卫星地面站拔地而起,USAID的“民主培训中心”却贴上了招租广告。
特朗普的“神操作”,或许正应了那句老话——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
来源:野生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