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房地产从业者收入!湖州一地目标出炉:劳动报酬增速超5%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0:37 1

摘要: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重大项目突破年为契机,立足德清实际,进一步形成我县服务业工作招大引强、培大育强的浓厚氛围,推动2025年服务业全面提质增效,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近日,湖州市德清县印发《德清县2025年服务业“双大双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其中提及加速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202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实现10%以上,城镇单位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速实现5%以上。

实施契税补助、折扣优化等有关政策,积极谋划房地产新政。

德清县2025年服务业“双大双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

(有节选)

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重大项目突破年为契机,立足德清实际,进一步形成我县服务业工作招大引强、培大育强的浓厚氛围,推动2025年服务业全面提质增效,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2025年,确保实现服务业增加值超330亿元,增幅6.0%以上,力争8.0%,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保持50%以上;新招引项目(企业、机构)90个(家)以上,其中“楼宇经济”新招引企业、机构50个(家)以上;力争新增限上(规上)服务业企业超50家,总量超550家。

二、工作举措

立足我县服务业发展实际,全力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辐射作用强的优质服务业项目、企业。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分级分类开展梯度培育,积极落实服务业“双星”培育机制,着力挖潜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盈利较强和示范带动强的服务业企业,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大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加快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统筹推进全县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降本增效,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5年,公路运输周转量增幅实现10%以上,水路运输周转量增幅实现10%以上。

招大引强方向:

一是多式联运类,重点招引:以从事铁路、公路、水路两种以上运输方式集装箱货物物流联运业务为主的项目、运营商等;

二是智慧物流类,重点招引:从事智能化物流装备、网络货运企业的科技型智慧物流龙头企业;

三是冷链物流类,重点招引:集低温仓储、预处理与包装加工、冷链配送、产品展示交易、冷链云信息平台于一体的大型冷链服务企业。2025年,全县新引进物流业重点项目(企业、机构)4个(家)。(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县建发集团、县文旅集团、县交通水利集团、高新国控。带“▲”为牵头单位,下同)

培大育强举措:

一是对接培育跨航物流等有发展潜力的优质货运企业,做好新增车辆运力工作,持续扩充规上货运企业库;

二是落实老旧船舶淘汰补助、新增集装箱船舶补助等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水运企业招引落地做大做强,力争新增航运企业1家以上,新增各类船舶运力5000吨;

三是强化德清港等园区企业招引培育工作,提高园区内企业业务规模和产出水平。(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各镇(街道)、县建发集团、县文旅集团、县交通水利集团、高新国控)

挖潜突破重点:

关注高速收费站和国省道交调站,特别是新增点位的流量数据和运行情况,做好监测和维护工作。

鼓励发展集装箱多式联运,充分挖掘县内及周边货源,引导适箱货物“散改集,公转水”,2025年德清港集装箱吞吐量力争完成18.5万标箱。(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

(二)加固实现批发零售稳定

加快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落实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全县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幅实现15%以上,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增幅实现18%以上。

招大引强方向:

一是总部经济类,重点招引:全国、区域型总部企业,区域分销中心;

二是供应链链主类,重点招引:绿色家居、户外休闲等供应链集群培育清单的供应链链主项目(企业);

三是新零售、一线品牌首店类,重点招引:符合县域商业配套和商圈布局的新零售项目(企业),国内一线品牌首店项目(企业);

四是电子商务及跨境电商类,重点招引:电子商务、跨境电商龙头项目(企业)。2025年,全县新引进商贸(含电商)业重点项目(企业、机构)17个(家)。(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各镇(街道)、县建发集团、县文旅集团、县交通水利集团、高新国控)

培大育强举措:

一是依托高新区、临杭物流园等重点平台,做大做强“杭钢系”、“德华系”、“升华系”等批发业龙头企业和企坤、物产中大等一批重点企业,实现批发业平稳发展;

二是持续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我县家居、家电、汽车等企业的精准扶持,做大限上零售企业;

三是加快探索建立县大型商超联合审批机制,明确准入条件,引导企业纳统入库。2025年,力争限上批发业商品销售额总量超1450亿元,限上零售业商品销售额总量超65亿元,力争全年新增批发零售业限上企业35家。(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各镇(街道))

挖潜突破重点:

梳理排摸一批工业龙头企业,针对性开展“工贸分离”等模式挖掘新增量,在绿色家居、生物医药等优势工业企业中挖掘一批销售额较大的批发业企业,在生产快销产品的工业企业中试点成立零售公司。

通过开展“商商分离”等模式挖潜新增量,推动德力会务试点成立零售公司。发展“电商+直播”消费新模式,启动和运营新禾联创跨境直播电商产业园,探索电商企业实施限下转限上纳统工作。(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经信局、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各镇(街道))

(三)加快推动住宿餐饮复苏

积极推动促消费政策措施显效发力,逐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我县住宿餐饮业消费加快复苏。2025年,住宿业营业额增幅实现10%以上,餐饮业营业额增幅实现10%以上。

招大引强方向:

一是休闲度假新业态类,重点招引:山地度假、滨水娱乐、乡村生活等高端度假类项目,亲子游乐、休闲娱乐、房车露营等新业态项目;

二是绿色低碳类,重点招引:未来民宿、未来酒店、数字文旅、智能体验等绿色低碳类项目;

三是运营管理类,重点招引:国际品牌的酒店、景区运营管理企业和具有产业融合带动效应的强村富民公司等。2025年,全县新引进文化旅游业重点项目(企业、机构)16个(家)。(责任单位:▲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镇(街道)、县建发集团、县文旅集团、县交通水利集团、高新国控)

培大育强举措:

一是整合资源发挥重点平台引擎作用,以高新区、武康及舞阳城区、莫干山旅游度假区(莫干山镇)、下渚湖街道和经开区(新市镇)五大住餐板块为龙头,积极引导新住餐、文旅企业集聚落地;

二是加强长三角传统客源目的地的定向营销推广和入境、过境游客的招徕,激活文旅市场消费。力争全年实现新入库住宿餐饮企业15家以上。(责任单位: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挖潜突破重点:

系统性做好银泰城、莫干·庾街、运河新天地餐饮单位的分批、有序纳统入库。挖掘国际地信学院培训中心、五云酒店、华夏奇玉石博物馆等一批拟竣工项目,力争早日入库纳统。(责任单位: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四)加强形成金融服务支撑

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确保我县金融行业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2025年,金融机构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幅实现高于市均。

招大引强方向:

一是新兴金融组织类,重点招引:私募股权公司、股权投资公司、员工持股平台等,同时充分运用“基金+股权+项目”等招商模式,持续推动QFLP试点工作;

二是金融生态企业类,重点招引: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研究机构、金融培训机构等金融生态企业;

三是持牌金融机构类,重点招引:银行机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期货公司等在德设立分支机构,优化全县金融集聚布局。2025年,全县新引进金融业重点项目(企业、机构)12个(家)。(责任单位:▲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金融监管支局、各镇(街道)、县建发集团、县文旅集团、县交通水利集团、高新国控)

培大育强举措:

一是持续深化“十行千亿”专项行动,落实无还本续贷扩面等各项金融政策,完善制造业全产业链融资支持,保持制造业贷款、重大项目贷款持续较快增长;

二是引导县域金融机构积极向上向外争取资源,引育一批兼具服务和税收功能的金融业态,有效引导QFLP试点基金落地并投资我县项目。2025年,社会融资总量新增500亿以上,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责任单位: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金融监管支局)

挖潜突破重点:引导银行机构主动灵活调整资产结构,提高个人消费信贷、小微企业贷款、数字化金融等占比,同时通过利转费等形式把控负债成本。降低地方法人银行不良率,提高银行利润水平。(责任单位: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

(五)加速构建房地产新模式

深化住房供给体系改革,扎实有序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着力打通卡点堵点,更好满足居民住房需求。2025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实现10%以上,城镇单位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增速实现5%以上。

招大引强方向:

一是积极向县外房企进行招引,重点与国内有资金实力的房企保持常态化沟通对接,推介优质地块;

二是充分利用新质媒体开展网络推介,构筑起全方位、立体化、多层级的推介宣传矩阵。(责任部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培大育强举措:

一是因城施策激发市场潜力,实施契税补助、折扣优化等有关政策,积极谋划房地产新政,不断优化本地房地产政策环境,促进住房消费提质(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二是因地制宜推进“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好房子建设,适时推出低密宜居高端楼盘,支持城乡居民多样化住房需求。(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挖潜突破重点:

积极组织房企前往大型企业开展精准营销活动,挖掘潜在购房客户。挖掘安置房源,做到应统尽统、颗粒归仓,支撑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量。(责任单位:县建设局)

(六)加大营利性服务业发展

以营利性服务业发展推动我县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全县服务业整体竞争力,推动服务业发展稳进提质向好。2025年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幅实现25%以上,类增加值增幅实现25%以上,劳动工资增幅实现8%以上。

招大引强方向:

一是科技服务业类,重点招引:国内外在前沿领域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明显的高校院所和世界500强企业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研发、观测、分析、测试、检验、标准、认证等服务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及专业从事技术研发等非生产型科技企业;

二是商务和租赁服务业类,重点招引:产业咨询、企业法律、财会审计等专业服务领域,双百强和猎头服务、招聘交流、人事代理、服务外包、培训测评、管理咨询等领域的龙头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三是文化体育娱乐业类,重点招引:文化演艺、运动体验、体育赛事、研学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类项目;四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类,重点招引: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高品质社会服务,连锁休闲品牌。2025年,全县新引进其他营利性服务业重点项目(企业、机构)23个(家)。(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委宣传部、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各镇(街道)、县建发集团、县文旅集团、县交通水利集团、高新国控)

培大育强举措:

一是充分发挥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专业性强、创新活跃、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大的特征,谋划培育“三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等一批科技服务业;

二是紧盯完美世界和博采 AI虚拟影视基地,新培育一批文化服务业企业;

三是进一步探索国企项目使用库内人力资源企业,做大企业规模。力争2025年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达60家以上,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突破30亿元。(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委宣传部、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管局)

挖潜突破重点:

积极探索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工业企业剥离生产性服务的模式和路径,引导企业从销售贸易、现代物流、检验检测、维修售后、融资租赁等容易剥离环节开始,逐步向科技研发、软件信息等智力密集型环节延伸。

挖掘一批规模较大、连锁经营的美容美发、洗浴足浴、汽车修理等居民服务业,和影院、体育服务等文化体育娱乐业。依托人力资源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特色园区,挖掘并加速壮大人力资源、租赁商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一批新兴行业。(责任部门:▲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科技局、县人力社保局、县经信局、县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各镇(街道))

(七)加紧软件信息服务提质

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大机遇,以“地信造峰”攻坚行动为主抓手,推动我县“地理信息+”产业能级和质效大幅提升。2025年,规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实现10%以上,类增加值实现15%以上,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实现10%以上。

招大引强方向:

一是地理信息类,重点招引:地理信息产业链的地理遥感测绘服务等;

二是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类,重点招引:工业设计、软件开发、集成电路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和物联网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信息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

三是软件数字信息等生活性服务业类,重点招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字内容服务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等互联网服务企业。2025年,全县新引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项目(企业、机构)18个(家)。(责任单位:▲县经信局、高新区地信发展中心、各镇(街道)、县建发集团、县文旅集团、县交通水利集团、高新国控)

培大育强举措:

一是加快打造全球地理信息“三地一窗口”,探索时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鼓励千寻位置、浙江国遥、联通云数据、百家云等地信龙头企业提质增效,加大对宽凳科技、微脉等重点企业培育力度,推动新招引企业早日入库上规;

三是积极对接三大运营商,深入挖掘信息技术应用场景支持运营商持续推进5G、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IPTV、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务。(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各运营商)

挖潜突破重点:

坚持平台载体和产业培育并重,发挥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地磁大科学装置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对产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挖掘一批潜力较大、成长性较好的地信服务业企业。(责任部门:▲县经信局、高新区地信发展中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发挥现代服务业发展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和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优化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行业分析,细化行动举措,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建立企业纳统联审机制,重点解决好制约服务业入统的关键性问题,加强行业指导,开展专题分析,提出对策建议。

(二)强化项目招引,配强招商力量。积极落实招商“一盘棋”,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主要负责人领衔招商,亲自推介、亲自考察、亲自洽谈、亲自协调、亲自督办。结合驻点招商,强化以商引商、中介招商等专业招商。属地要充实服务业招商团队,配强服务业招商力量。

(三)加强部门协同,提升指导服务。各行业主管根据本行动方案抓紧谋划制定行业细化方案,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和专班,协同推进行业发展。加强调研和指导,服务属地和企业有效开展培育跟踪、入库纳统和指标统计,梳理并形成企业培育清单,协助推进重点企业达限纳统。

(四)强化检查督查,落实属地责任。细化分解项目招引、企业培育和指标提升等方面目标任务,定期不定期对镇街平台进行督查,推动形成晾晒评比、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加大对企业的指导服务,帮扶企业积极入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做到达限一家、纳统一家。

(五)强化政策引导,推动精准发力。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上级资金,深化落实“8+4”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确保高效落地、直达快享。谋划研究“个转企”、“工贸分离”、“散改集”等“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综合德清县人民政府网等整理报道

来源:湖州楼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