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3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联合启动“湖湘好医生 湖湘好护士”宣传推荐活动。长期以来,湘雅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湘雅人的精神风貌。“湖湘
2024年3月,湖南省卫生健康委、省文明办联合启动“湖湘好医生 湖湘好护士”宣传推荐活动。长期以来,湘雅医院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健康职业精神,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湘雅人的精神风貌。“湖湘好医生 湖湘好护士”启动以来,湘雅医院通过自荐、他荐、组织推荐三种形式,先后有三十多名医生、护士被推荐,现将他们的先进事迹通过线上形式进行展示,以激励湘雅人以更加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服务于人民群众。
苏晓丽,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2021年被医师报社评为“助力医学”科普之星。
血吸虫防治站的童年启蒙,那个爱扮医生的小女孩的从医路
1981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激动,不满16岁的苏晓丽踏入了湖南医学院的校园。她对医学的热爱源于儿时的耳濡目染,父亲是血防医生,母亲是检验师,她常跟随父母走村串户,设点检查治疗血吸虫病人。母亲常回忆起她小时候的趣事,苏晓丽小时候自娱自乐的方式是“接诊病人”:“哦,您是来治血吸虫的吗?先去化验室找刘医师验粪便,再找苏医师打针吃药”。当时很多“大肚子”腹水的晚期血吸虫病人,苏晓丽父亲医术好、对“锑剂”(当时治疗血吸虫的主要药物,毒性大)用药很有经验,专门负责晚期血吸虫病人的治疗,每当一个晚期血吸虫病人康复出院,父亲的满足感、成就感溢于言表。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信念深深扎根于她的心中。
自1986年从湖南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苏晓丽医生便留在湘雅医院工作,至今已度过38个春秋。这38年间,她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奉献给了医院,奉献给了医学事业。在这漫长的行医之路上,她经历过挫折与迷茫,但始终无怨无悔,铭记着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与初心。
在工作中,苏晓丽医生不断学习,追求卓越,脚踏实地地在临床领域深耕细作,力求以最新、最优的技术服务患者,为他们的健康福祉贡献自己的力量。凭借着对医学知识的渴望和对专业的热爱,她在工作之余考取了硕士和博士学位。199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她于2000年和2004年先后前往北京协和医院及北大人民医院进修学习,2007至2008年更是远赴美国匹兹堡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医学视野,提升专业素养。
2000年,完成学业归来的苏晓丽医生率先在湖南省开展了睡眠呼吸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作为中华医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委员及中国睡眠研究会委员,她积极在省内组织举办睡眠继续教育学习班与基层巡讲活动,不遗余力地推动湖南省睡眠医学的发展。2020年,她牵头成立了湘雅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承担起全院睡眠呼吸疾病的诊疗任务,并为全省睡眠呼吸疑难危重病人的咨询指导工作贡献力量。
用耐心守护患者的一呼一吸,用爱托举生命之重
作为医务工作者,苏晓丽医生深知要急病人之所急,医生的爱心与耐心就是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源泉。患者及家属常常感慨:“苏教授的笑容和耐心解答让我们很安心,仿佛还没服药,病就好了一半。”1991年苏晓丽医生做总住院医师时,有一天,一位患者突发心脏呼吸骤停。在麻醉科医师到达之前,她当机立断,立即为患者进行心脏按压及口对口人工呼吸,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与沉着冷静的心态,为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成功将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
2021年春季的一天,苏晓丽医生的门诊室走进了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年夫妇。老奶奶一进门便热切地问道:“苏医师,您还记得我吗?”苏晓丽医生一时愣在原地,努力回忆却一时想不起这对面容熟悉的老人是谁。
眼眶湿润,紧紧握住苏医生的手,动情地说:“苏医师,20年前是你救了我家老头子,你看看他现在多精神!要不是你的高超医术,他根本活不到今天啊!”老奶奶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爷爷那时五十多岁,身患高血压和糖尿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血压血糖极不稳定。老人行动时气喘吁吁,晚上鼾声如雷,白天则乏力困倦,嗜睡严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工作也备受困扰。
一次偶然的医院就诊,爷爷看到墙上张贴的关于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的宣教海报,感觉与自己的症状极为相似,便找到了苏晓丽医生。经过专业的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当时爷爷对佩戴呼吸机十分抗拒,苏晓丽医生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并连续两晚亲自为患者进行呼吸机压力滴定。在她的耐心帮助下,爷爷亲身体验到了呼吸机治疗的显著效果,开始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不久后,爷爷的血压、血糖得到了良好的控制,精神状态焕然一新,重新投入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二十多年过去了,爷爷的身体状况一直十分稳健。
一份小小的宣传海报,两晚的用心治疗与贴心交流,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与家庭。
三十载呼吸战场攻坚,从怀化山乡到海外云端的生命航线
在呼吸疾病诊疗领域辛勤耕耘30余年,苏晓丽医生凭借精湛医术与无畏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无论各类呼吸道传染病如何来势汹汹,她始终坚定地站在抗疫最前沿,从未退缩。在结核病诊疗方面,她更是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临床实践,成为疑难结核病会诊的权威专家,经常参与院内外的会诊工作,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她的学术影响力与专业能力,使她连续多届当选湖南省医学会结核病专委会及防痨协会的副主任委员,同时也是全国结核病防治综合质量控制专委会委员。
每年“世界结核病日”,苏晓丽医生都积极投身于组织各类科普宣传活动,致力于提升公众对结核病的认知与防范意识。当非典、禽流感、新冠病毒等新型传染病疫情爆发时,她作为医院传染病防控小组的核心成员,冲锋在前,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与果断的决策力,积极参与疑难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同时,她多次响应卫健部门的号召,不辞辛劳地前往怀化、邵阳、永州等地,参与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将希望的火种播撒在湖湘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新冠疫情期间,苏晓丽医生更是挺身而出,主动承担起海外中国同胞的远程医疗及心理咨询工作。她用耐心的解答、温暖的安慰,为海外同胞送去党和国家的深切关怀,成为他们心灵的避风港。凭借卓越的表现,她荣获了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表彰,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的认可,更是对她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
苏晓丽医生尊师重教,在本科、研究生及进修医生的教学培训中严格要求自己,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与想法,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思想动态。她悉心辅导研究生的课题选择及论文写作,从选题的确定到论文的修改,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去年毕业的研究生论文,她耐心修改了10余遍,直到论文达到完美标准。学生们由衷地说:“苏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既敬重她,又倍感亲切。”
来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