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王小进,祖籍江苏句容,1987年4月生,2011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工程管理硕士(在读)。
人物简介
王小进,祖籍江苏句容,1987年4月生,2011年毕业于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工程管理硕士(在读)。
现任上海新泊地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青联委员,南通大学校友会杏林学院分会副会长。
先后获得上海科技青年35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人物、三江英才青年人才、东方英才青年项目等荣誉。
王小进
南通大学首部学生DV电影男一号
2009年,南通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062班学生岳文峰组织策划并亲自担任导演,组建“第七印象”影视小组,历时8个月,耗资近2万元,创作了南通大学首部学生DV电影《无痛》,2010年5月13日在优酷、人人网正式发布,这件事当时在南通大学轰动一时。
《无痛》的男一号王小进
《无痛》的男一号,就是来自南通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074班的王小进。
尽管王小进在歌唱、书法等方面展露出过人的文艺天赋,并且曾经获得过相关比赛的奖项,绝对算得上一个文艺青年。
然而,当硬朗帅气、轮廓分明的王小进走在南通大学钟秀校区的校园里,被《无痛》剧组相中,列为男一号的最佳人选的那一刻,他还是犹豫了。一开始,他甚至拒绝了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太适合饰演这个角色。
后来,禁不住各种劝说,也为了给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一些青春的记忆和影像资料,王小进答应了剧组的请求,担任《无痛》男一号。
15年之后,当王小进坐在上海新泊地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和笔者聊起这段校园往事时,很是感慨: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南通大学对我影响太大了。
在校期间,王小进不仅跨界参与过电影拍摄,他还酷爱体育活动,获得过南通大学校运会100米冠军,获得过系篮球比赛的第一名。化学化工学院朱鹏、马海燕、陆亚清、张军、谭凯、茅冬华等老师,都给王小进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王小进和陆亚清老师合影
朱鹏老师教书很有激情,是一个想做事,并且能做成大事的人;马海燕老师对他在创业过程中精神上的引领;陆亚清老师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在指导其毕业论文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和帮助……都深深镌刻在王小进的心中。
“化学化工学院浓厚的创业氛围,对我后来创业影响很大。”王小进说,大学期间,在参与导师的材料分析项目时,意识到市场对化工材料技术分析的迫切需求。王小进创业的灵感,就是源于这段校园经历。
时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汤艳峰给王小进颁发捐赠证书
王小进感恩母校南通大学对他的培养。2021年向母校捐赠价值146000元的实验仪器。2022年4月,向母校捐赠10万元人民币,助力母校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
创立新泊地,助力国产材料创新超越
大学毕业后,王小进做过几年销售。
在积累了一些经验后,2015年,王小进与合伙人创立了上海新泊地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王小进将“材料逆向工程”概念引入国内,并提出了“材料逆向工程共享实验室”全新概念。
公司成立之初,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王小进确立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推出了材料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发组织),将公司定位成专为客户提供材料研发外包服务机构。通过为制造型企业提供高价值的科技服务,协助企业进行研发、质控、产品提升等,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增长。
王小进说,可以将新泊地看成一间大型共享实验室,主要业务是帮助有需要的企业,分析他们委托的材料具体是由什么构成的,提供行业领先的材料成分分析、逆向研发、材料解析……帮助企业提高他们在材料研发创新、优化的速度,推出新的产品。
宝山区副区长到新泊地考察
新泊地自2019年落户上海宝山区罗店镇以来,公司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新泊地成功树立了卓越的品牌形象,获得了CMA资质认证,并获得A轮融资;2021年公司逆势增长,在宁夏银川、江苏苏州相继成立分公司;2022年获得宝山区企业技术中心、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同时入围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2023年,销售额再创新高,成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理事单位,荣获“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优胜企业奖;2024年,企业以1.9亿元品牌价值,列SFEO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品牌价值榜第45位。
武汉市蔡甸区领导在新泊地考察
与此同时,公司战略升级,建成研究型实验室,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新泊地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持续优化服务流程,赢得包括巴斯夫、中烟、大众等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众多客户的信赖,公司收入稳步增长,行业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王小进
“技术至精,创新致远”是新泊地追求的目标。王小进以“材料CRO”模式填补了国内材料分析服务的空白,他用技术赋能产业,用教育反哺社会,为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
2025年7月,上海新泊地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正式通过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于新泊地来说,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不仅是对公司多年坚持“质量为本”理念的权威认可,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崭新起点。
看书阅人看世界
2022年5月,南通大学110周年之际,王小进应邀参加母校化学化工学院举办的校友事迹报告会,鼓励学弟学妹:一、勇于尝试。结合自身优势,挑战未知领域;二、目标导向:明确职业规划,持续学习与实践;三、回馈社会。以技术报效祖国,助力行业进步。
王小进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提升的能力与认知。一是是阅读。看书,是读历史,是洞察人性,也是是提升自己最经济最便捷的方式之一。二是旅游,通过看世界,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三是与优秀的人交谈、交往、交流,提升自己认知水平。
在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培训
访谈最后,王小进向学弟学妹推荐了美国柯维领导中心创始人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够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解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
王小进举例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提到的以始为终,其实就是目标导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就是我的人生目标之一。”王小进说,这个目标难不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很难的。在这个急功近利的社会,想要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你首先得去努力挣钱,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有真正的家庭幸福;你得去努力经营各种关系,比如夫妻关系;你得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
家庭幸福,算不算远大的人生目标?
当然算。
“人生的目标其实是很具体而真切的,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就会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去努力。”王小进如是说。
校友访谈系AME出版社、览宸医疗赞助项目。
本期访谈得到南通大学校友会上海分会的支持,特此致谢。
来源:南通张卫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