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焕新貌,演员凭实力“上桌”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06 14:29 1

摘要:近日,红果自制发布“演员合作计划”,表示为更好服务短剧创作者,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将为加入该计划的演员提供具备竞争力的分账模式和海量合作资源。同时,计划还将为短剧制作方开放演员档期,从而方便二者更便捷高效地实现匹配。

近日,红果自制发布“演员合作计划”,表示为更好服务短剧创作者,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将为加入该计划的演员提供具备竞争力的分账模式和海量合作资源。同时,计划还将为短剧制作方开放演员档期,从而方便二者更便捷高效地实现匹配。

从东方卫视微短剧品质盛典到CMG首届中国微短剧盛典,近年来,越来越多权威媒体开始为微短剧设立奖项。这背后是行业规模的爆发式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505亿元,用户规模达5.76亿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80亿元。随着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接近长视频平台,短剧已从边缘娱乐形态跃升为主流内容赛道。

但繁荣背后仍有隐忧。演员薪酬体系缺乏科学依据,部分短剧表演粗糙、内容同质化、版权纠纷等问题也制约着行业升级。

红果自制的演员合作计划,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一方面,通过平台与演员的合作,短剧公司能更高效地挖掘新生代演员,打破“漫天要价”的演员薪酬,将片酬与市场表现合理挂钩,重塑行业规范。这种模式既能激励演员提升表演质量,也能倒逼制作方优化内容,形成“优质优酬”的正向循环。

另一方面,平台开放演员档期,能有助于供需的精准匹配。诸如,在某短剧拍摄基地,每日约有近百个剧组同时拍摄,却时常面临特定角色演员短缺的困境。通过统筹,制作方可以快速筛选符合角色需求的演员,演员也能获得更稳定的工作机会,避免资源错配。

与此同时,红果自制还希望能通过该计划促使演员更加关注作品的市场表现和观众反馈,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不仅是表演者,更是作品口碑的参与者,进而助力短剧行业营造“德艺双馨”的正确价值观。正如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中强调的,要“强化‘微而不弱、短而不浅、剧有品质’的鲜明导向”,演员职业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微短剧之“微”在于时长,而非制作;之“短”在于篇幅,而非专业度。演员、制作方、平台三方合力,用制度兜住底线,用作品抬高天花板,最终会为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富有创意的短剧作品,丰富观众的选择,提升观众的观看体验和满意度。

从草莽生长到规范发展,短剧行业的每一次转变,都会经历质疑与讨论。本次红果短剧推出的演员合作政策,在上个月初就传出了消息,业内对此一直讨论不休。目前新模式探索效果尚待观察,未来的结果也尚不能预测,但规范化永远是一个行业进步的标志,业内需要有人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变化,才能经历破茧成蝶的蜕变。

当短剧演员真正“上桌”参与行业价值分配,当平台、制作方、演员形成命运共同体,短剧行业才能在专业赋能与制度保障的双重护航下,驶向精品化、专业化的蓝海。这不仅是产业规范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对5.76亿用户期待最郑重回应。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