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枫泾镇内府农业的田间,几垄挂满果荚的芝麻植株格外醒目。这是一种名为“金芝麻”的作物,国内较为少见,凭借独特的品种优势、生态的种植模式和多元的利用方法,成为乡村特色产业的一抹亮色。
近日,在枫泾镇内府农业的田间,几垄挂满果荚的芝麻植株格外醒目。这是一种名为“金芝麻”的作物,国内较为少见,凭借独特的品种优势、生态的种植模式和多元的利用方法,成为乡村特色产业的一抹亮色。
其核心优势便是“稀缺性”与“营养力”的双重加持。口感上保留了芝麻特有的香浓,其微量元素含量远高于市面上常见的黑白芝麻,营养价值更高。
种植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是“金芝麻”品质的重要保障。每年的“五一”前后是播种期,常规采用撒播方式,播种后要通过间苗让株距、行距保持在25-30公分,保证通风透光。
“太密了不透风,容易生病,太疏了又浪费地,这个距离也是我们试了好多次摸索出来的。”种植技术人员赵玉民表示,“我们仅在种植前施一次有机肥,生长期间不再额外追肥,就靠地里的天然肥力养着,这样长出来的芝麻才够纯粹,吃着放心。”
由于“金芝麻”属于夏季作物,一年仅一茬,且同一块地最多连续种2-3年——长期重茬会导致土壤适配性下降,引发死苗、生病等问题,内府农业便每年更换种植地块,通过轮作既能保护土壤肥力,又能保障芝麻长势。这一模式也影响了种植规模:此前因销售需求,曾扩大面积、丰富品种,如今为适配轮作规律,仅保留小面积种植维持种源,守住了品种延续的“根基”。
如今,这小小的“金芝麻”已实现“全株利用”:生芝麻可直接撒在菜品上作点缀;研磨成细腻顺滑的芝麻酱,拿来拌面拌凉皮;炒熟碾碎加盐制成的芝麻盐,既是佐餐小食,也可作为面包、三明治的调料。此外,它还可以榨油,6斤芝麻可榨出1斤油;就连芝麻杆也不浪费,品相好的做插花摆件,剩余的打碎埋入土壤当天然养料。
通讯员:夏艳
编辑:俞岚婷
责编:俞岚婷、何小燕
审核:陈建军、林堃
来源:i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