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句话最近刷屏餐饮老板群,听着扎心,但更扎心的是——真问题根本不是折扣不够狠。
“天天打五折,门口还是没人排队。
”
这句话最近刷屏餐饮老板群,听着扎心,但更扎心的是——真问题根本不是折扣不够狠。
隔壁小面馆啥活动都不做,晚上翻台两轮。
差在哪?
一句话:人家把客人当活人,你只把客人当流量。
70%的顾客跑掉,并不是因为今天的面咸了或者服务员忘加水。
调查说得挺明白,他们离开,纯粹是“没觉得自己被当回事”。
门口扫码送可乐的店太多,能记住你姓啥的太少。
一、别把促销当创可贴
上周路过商场地下一层,有家烤鱼店天天喊“今天吃100送100”,券叠到手软。
周五再去,店关了,门口贴旺铺转租。
活动堆得像山,顾客心里其实门儿清:把原价先抬高再打折,还不如直接让我付实价别折腾。
促销不是不能玩,玩之前先想好“送券之后呢?
”——送出去的券能拉回第二次吗?
没人答得上来,就成了纯烧钱。
二、服务不是“上菜快点”那么简单
去楼下新开的砂锅粥吃过一回。
等位十分钟,老板娘记住四个人分别不吃香菜、葱和辣,进门就给换了没蒜味的餐具。
粥还没喝到,隔壁桌先拍了小票发小红书。
那篇帖子点赞五千,第二天中午店就爆单。
小恩小惠人人会,难得是把“别放葱”三个字真写进脑子的店。
另一个对比:朋友带娃去吃连锁披萨,小朋友把橙汁碰洒,纸巾没递一张,地也没人擦,家长站原地尴尬。
回家路上,小朋友一句“我们再也不要来了”,损失的可不只是两个人的客单价,而是一个家庭未来十年的聚会记忆。
三、老板别总盯后台数据,蹲门口看看
最烦路过店门口被“欢迎光临”吼一嗓子。
真正会做生意的店长站门口不是当复读机,而是背个小本:几点路过的人最多、外卖员都在哪家取餐、隔壁奶茶店今天出了多少单。
把这些“小情报”带回店里,就能判断该什么时候推新品、门口小黑板写什么。
数据报表要开,眼角余光也要开,这才叫双保险。
四、给菜单做减法是门玄学
有人迷信SKU越多越好,结果后厨堆满半成品,出菜慢到顾客想退票。
反而隔壁只做酸汤肥牛+米饭的小店,每天门口排长队。
爆款逻辑谁都懂,敢把菜单砍到剩下8-10个菜的才是真狠人——狠在砍掉成本,也砍掉纠结。
顾客来吃饭,不是来考试。
五、别动不动蹭热点翻车
前阵子世界杯,好多店把灯箱换成球星大海报,结果法国淘汰那天一堆海报当场社死。
热点蹭对了是惊喜,蹭歪就是尴尬。
真想蹭也有温柔打法:店里电视播球赛,中场休息给每人发一根热狗。
十块钱成本换来满屏“被宠到”。
热点不是换张海报,而是让顾客在你的店里把情绪落个脚。
六、留客不靠优惠券,靠“下次见”的底气
老店长寿的秘诀特别简单:收银台旁边永远有一罐免费薄荷糖,结完账顺手拿一颗,出门嘴里凉,心里暖。
第二天路过还想来,不为别的,就惦记那颗糖的味道。
一个成本几分钱的动作,抵得上所有“下次9折”的苍白。
总结一句——别急着拉新,先学会把已经进门的人哄好。
客人留下来,不是因为今天便宜两块,而是他知道“下次来,我的少葱砂锅一定还在”。
来源:坦荡的百灵鸟4P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