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些纹样主要存在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和建筑装饰中,按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经典类别:
敦煌经典纹样是一个极其丰富和绚丽的视觉艺术宝库。
它历经千年融合,汇集了多民族、多地域的文化精华,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风格。
这些纹样主要存在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和建筑装饰中,按其内容和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经典类别:
一、核心纹样类别
1. 藻井纹样 - 穹顶上的华盖
藻井是敦煌图案艺术的集大成者,位于洞窟顶部最高处,象征着天空和宇宙的秩序。其结构严谨,中心方井,层层展开,纹样极其繁复华丽。
1️⃣ 中心方井:常绘有莲花、飞天、三兔共耳、宝相花、龙凤等主题纹样。
2️⃣ 层叠边饰:由内向外,层层填充各种几何纹和花草纹,如:
3️⃣ 卷草纹(缠枝纹):最常见的边饰,藤蔓卷曲,连绵不断,富有动感和生命力。
4️⃣忍冬纹:早期来自希腊,经佛教传入,形似忍冬花藤,是北朝至隋代的代表性纹样。
5️⃣联珠纹:源自波斯萨珊王朝,由圆珠组成圈,圈内常有对兽、对鸟图案。
6️⃣璎珞纹:仿自贵族身上佩戴的珠串饰品,华丽精致。
⑦垂幔纹:最外层,仿帐幔下垂,象征石窟是一座华美的殿堂。
2. 背光纹样 - 神圣的光辉
佛像身后表示其身光的圆形或火焰形装饰,烘托出佛的庄严与神圣。
1️⃣火焰纹:动态十足,表现佛法如火焰般炽盛,能烧尽一切烦恼。有“上升火焰”和“涡卷火焰”等多种形式。
2️⃣化佛纹:在背光中绘制无数小佛像,寓意佛光中化现万千法身。
3️⃣ 飞天纹:飞天环绕背光飞翔,奏乐散花,增添祥瑞和动感。
3. 龛楣纹样 - 佛龛的门楣
佛龛上方的弓形装饰带,犹如华丽的门框。
常采用火焰纹与忍冬纹相结合的形式,中心有时会有一尊小佛像或金翅鸟,两侧对称,极具装饰性。
4. 人物纹样 - 流动的信仰
1️⃣飞天:敦煌艺术的标志。身披飘带,姿态优雅,凌空飞舞,象征着极乐世界的自由与欢乐。其衣带飘逸的“吴带当风”之感,是中原画风的影响。
2️⃣供养人:出资开窟的世俗人像。其服饰纹样是研究历代服饰史、纺织史的宝贵资料,如唐朝女子的花裙纹样就异常精美。
3️⃣菩萨天人:其头光、衣饰、璎珞、披帛上的花纹都极为细腻华丽。
5. 几何与花卉纹样 - 基础的韵律
1️⃣ 莲花纹:最核心的佛教花卉象征。“出淤泥而不染”,代表净土与纯洁。形式多样,从写实到抽象(宝相花)都有。
2️⃣ 宝相花:一种综合了莲花、牡丹、海石榴等多种花卉特征的理想化、程式化的团花图案,庄重华丽,盛行于唐代。
3️⃣葡萄纹、石榴纹:带有西域特色的纹样,寓意多子多福、丰收。
4️⃣方格纹、菱形纹、龟背纹:常用于壁画地仗或服饰上,作为背景图案。
二、历史演变与风格特点
敦煌纹样并非一成不变,其风格随着时代变迁而演化:
1️⃣北朝(北魏、西魏、北周):受西域和印度影响深,风格古朴、粗犷。纹样以忍冬纹、火焰纹、北朝飞天为代表,色彩沉稳(土红、石绿、赭石、黑白)。
2️⃣隋代:过渡时期,纹样变得繁复、活泼,缠枝纹开始流行,色彩逐渐丰富。
3️⃣唐代(初、盛、中唐):鼎盛时期,融合了中原的雍容华贵与西域的奔放。纹样丰满、富丽、大气。卷草纹、宝相花、团花纹、唐式飞天达到艺术顶峰。色彩金碧辉煌(大量使用石青、石绿、朱砂、土黄,并贴金箔)。
4️⃣ 晚唐至五代、宋、元:逐渐程式化,创造性减弱。但璎珞纹、垂幔纹更加精细复杂。西夏时期出现独特的绿釉纹等。
三、文化融合的典范
敦煌纹样的最大价值在于其 “混血” 特征:
1️⃣ 印度、中亚带来了佛教主题(莲花、菩提)和人物造型(飞天)。
2️⃣波斯带来了联珠纹、对兽对鸟纹样。
3️⃣希腊带来了忍冬纹、莨苕叶纹。
4️⃣中原带来了云气纹、龙凤纹、以及将外来纹样彻底中国化、赋予其飘逸流动气韵的审美精神。
四、现代应用与影响
敦煌纹样至今仍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
时尚设计:服装、丝巾的图案。
产品设计:家居、文具、包装的装饰元素。
数字艺术:游戏、影视中的场景和服饰设计。
敦煌经典纹样是一部用线条和色彩写就的“百科全书”,它不仅展现了极高的艺术美感,更记录了超过一千年间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辉煌历史。
边饰
圆光
华盖
织物
石榴花纹
团茶花纹
我要用禅绕画的方式,试试画一画。
禅绕画:借鉴敦煌壁画
之前画过一幅。
来源:愙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