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下半年,往深了挖一挖自己,尽量别赚低门槛的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6 11:23 1

摘要:地铁口卖烤肠的、下班跑滴滴的、周末去充场排队的,一天流水350,看似是现钱现结,其实是把时间按斤称着卖了。

发现了没有?

地铁口卖烤肠的、下班跑滴滴的、周末去充场排队的,一天流水350,看似是现钱现结,其实是把时间按斤称着卖了。

低门槛的钱,其实谁都能挣,也就注定谁都能被替换。

2025 年下半年,与其继续在人堆里卷价格,不如一个人悄悄往下打井,打出自己的水源。

什么钱是“低门槛的钱” ?

那些凡是3天就能上手:

看半小时教学视频就能抡起膀子开干的事。

再比如计件结薪:干一块得一块,干一天拿一天的钱,不干的话立刻断粮。

因为这些工作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今天干完今天算,明天不干就归零,经验带不走,履历上写不上。 即便写上也不加分!

一句话总结就是:

靠堆时间换零钱,手一停,口粮就断。

别想发家,温饱都难!

低门槛钱背后的真相?

①“危机感”钝化成“安全感”—今天有收入,明天就敢多花两百,后天就敢贷款买部新手机。

② 把“成长带宽”全部吃光—回到出租屋,只想刷短视频回血,脑子像被抽了真空。

③ 把“年龄焦虑”无限放大—单价随体力递减,35 岁不如 25 岁能熬,40 岁连“卷”的资格都被系统默默下架。

你以为在挣钱,其实是钱在消耗你。

往下挖,到底需要挖什么?

不是劝你盲目考研或者一冲动就报班,而是先给自己做一次“地层勘探”:

看看自己有啥兴趣—就是那些别人觉得苦但是自己觉得“还行”的事?

再瞧一瞧自己的能力层—比如周围同事朋友遇到啥问题,会第一时间@你的?

再看看市场层—有哪个细分需求,小机构愿意花 3 倍工资挖人的?

把三层交叉的那个“点”圈出来,那可能就是你的井口。

举个栗子:

• 别人眼里 Excel 只是表格,但是在懂技术的人的眼里,它可能就是数据库,如果能用10 分钟写段 VBA 帮财务省 2 小时,这就是“井口”。

• 别人眼里的旧房只是旧房,你眼里它是“适老化改造”商机,量房、画 3D、出清单,一套流程跑通,如果有人愿意看,这也是“井口”。

井口越小,越没人跟你抢;

井口越深,水就越甜。

关于怎么挖?给 2025 下半年定的“井下作业计划”

① 每天 2 小时“支护”用下班后的 20:30-22:30,不看直播、不刷热搜,系统啃一门“有门槛”的技能:Python 自动化、BIM 建模、小红书投流、AI 绘图调参……

② 每周 1 次“出土”把学到的招式,立刻变成可展示的小作品:脚本、案例、模板、白皮书,丢上 GitHub、飞书知识库、知乎专栏,让互联网替你“存档”。

③ 每月 1 次“测井”去招聘网站搜关键词,看岗位数量、薪资区间、JD 要求;再去淘宝/闲鱼搜同类服务,看竞品定价、销量。数据如果连续三月上涨,说明井打对了。

④ 半年 1 次“换钻头”技术迭代,钻头钝了就要换。别怕“学不动”,钻头越新,井壁越不容易塌。

挖井期间,钱从哪来“低门槛的钱”不是立刻辞,而是“两条腿走路”:

A 腿:白天继续接单跑量,保证口粮;

B 腿:晚上挖井,把 A 腿攒下的 30% 收入投进“门槛资产”——课程、工具、测评账号、小助理工资。

一口井打到 30 米,可能依旧没水,但可能到了 31 米就会出泉了。

最怕的是 29 米时,手一软,就把铲子扔一旁了。

井打出水以后,世界会长什么样 ?

单价翻倍:同样 8 小时,以前 200,现在 800,

因为“能解决别人 4 小时搞不定的问题”。

找上门的客户:低门槛生意是人找活,深门槛生意是活找人。

绝对的时间自由:可以拒绝 80% 的无效订单,只挑 20% 高利润、高成长的 case。

心理变得松弛:不再每天睁眼就愁“今天没单怎么办”,而是愁“今天该去健身还是陪娃”——这是高级烦恼。

写在最后,送一张“挖井清单”给你

1. 今晚 23:00 前,写下 3 个“别人常来问我、我却一直没收费”的问题。

2. 明晚开始,用 1 小时在 B 站/得到/知识星球,搜该领域“付费课程销量排行榜”,找出前 3 名试听。

3. 本周内,加 2 个行业付费群,偷聊 10 句,记录他们“最痛的词”。

4. 9 月底前,产出 1 个“能解决痛点”的最小可行产品,哪怕只卖 29 块,也要让陌生人愿意付。

5. 12 月 31 号前,把副业收入占比拉到 50%,然后给 2026 年换一张“只赚有门槛的钱”的船票。

结尾鸡汤,只说一句:

2025 年下半年,往深了挖一挖自己,尽量别赚低门槛的钱

来源:小红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