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外卖小哥豪掷万元相亲只要“天仙妹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02:02 1

摘要:杭州外卖小哥被父母催婚逼得狠了,一咬牙掏出12800元血汗钱找婚介所求姻缘,条件就两条:颜值必须高,户籍绝对不要同乡人。结果红娘连推10个姑娘,不是聊三天就凉凉,就是被对方直接拉黑名单,外卖小哥就想着要退款,婚介所大姐也满肚子委屈:他骑着带外卖箱的电瓶车来相亲

杭州外卖小哥被父母催婚逼得狠了,一咬牙掏出12800元血汗钱找婚介所求姻缘,条件就两条:颜值必须高,户籍绝对不要同乡人。结果红娘连推10个姑娘,不是聊三天就凉凉,就是被对方直接拉黑名单,外卖小哥就想着要退款,婚介所大姐也满肚子委屈:他骑着带外卖箱的电瓶车来相亲,还非要白富美,相亲对象见过他朋友圈全是外卖打卡照,转头就发'在吗美女吃了吗',这谁能接得住啊?"

(案例

【故事篇】

2022年的杭州,听到铃声的陈阳猛地刹住电动车,看到屏幕上母亲的名字就一阵头疼,不出意外又是催自己结婚的,这个一个月还没过去一半,就收到18个催婚电话了。

陈阳今年28了,老家江西的,学历不高又不想进工厂打螺丝,干脆跑起了外卖,反正是一次吃饱,全家不饿。

村子里像他这个年纪的,很多人孩子都上幼儿园了。不过现在的问题不是他不想找,而是根本就找不到:长相一般、工作一般、存款没有,他自己又不会哄女孩子开心。

几句话打发掉母亲后,陈阳继续送起了外卖。这天他送完从哪后注意到一家婚介所,看着还挺正规的,门口的显示器播放着成功牵手的案例,陈阳心动了。

鬼使神差下陈阳走了进去,跟红娘王慧说明了自己的2个要求:要漂亮的,不要老家江西的。

红娘又问了几个问题,最后表示根据他的条件和要求,需要交12800元。

陈阳咬了咬牙,还在花呗上借了2000块,才把这12800元给付了。

"王姐,这十个姑娘怎么回事啊?"陈阳怒气冲冲的冲进婚介所,王慧听见动静后连忙走了过来。

"先喝口茶,有事慢慢说。"王慧递来茶杯。

陈阳不满道:“我都谈了10个了,怎么一个都没成功啊...”

"你看这个幼师小林,肤白腿长,不就是你要的漂亮姑娘吗?"王慧道。

陈阳想起上周在星巴克小林第一次见面,对方确实长在了自己的审美上。小林上下打量完他:"你这每天日晒雨淋的,皮肤又这么黑,以后孩子得多随根啊。"

两人聊了10分钟,加完微信后小林就借口有事先走了。

事后两人又不咸不淡的聊了几句,直到最后那句"我们不合适",微信就被拉黑了。

"那个公务员小刘不是挺好的吗,而且又不是你的老乡?"王慧补充道,"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985硕士,嫌弃你学历低也正常。"

这个就更尴尬了,当时陈阳穿着外卖服就跑过去相亲,对方开始还以为他是送外卖的,直到他说过来相亲的,小刘立马掉头就走了。

眼见连续10个相亲对象都黄了,陈阳怀疑红娘根本就没有好好介绍,这12800是自己一年才存下来的辛苦钱啊。

陈阳怀疑对方就是在玩套路,故意让那些要求高的女孩子来相亲,根本就没有好好安排相亲对象。

不想浪费时间的陈阳先是找了调解员说明情况,今天来这的目的就是退钱,也不要全退,退个一万元就好了。

对此王慧也感到十分委屈,自己一直在尽心尽力的帮他找合适的对方,有几个女生条件长相一般,发过去了陈阳看不上;条件好的陈阳去谈了,别人也看不上条件一般的他。

最终在调解员的努力下,双方表示愿意继续沟通,来解决陈阳的相亲问题。

【法律篇】

1、如何判定婚介所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509条规定,婚介机构作为服务提供方,应全面履行"介绍适婚对象并促成交往"的核心义务。但"促成"的法律边界是什么?当陈阳支付12800元时,是否默认接受行业默认的"介绍次数"作为履约标准呢?

王慧所在婚介所在合同中存在明显责任瑕疵,其宣传册上"精准匹配""优质资源"等表述,还可能构成《广告法》第28条的虚假宣传。如果能证明其没有按承诺安排的"漂亮且非老乡"的相亲对方,他们还涉嫌服务欺诈。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审美标准的主观性也很难举证:陈阳以"肤白腿长"才算漂亮,婚介所以"五官端正"作为标准。

2、如何评价陈阳的行为?

陈阳以"不要老家姑娘"的要求标准,涉嫌地域歧视。根据《民法典》第1012条,自然人享有婚姻自主权,但不得违反公序良俗。

如果婚介所按陈阳要求筛选时,排除特定地域女性,双方都可能面临《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2条的追责。

最终调解结果看似双方各让一步,实则暴露了整个行业的监管空白:婚介服务标准化缺失导致纠纷频发,类似案例更是不甚其数。当婚恋成为明码标价的交易,合同中的"牵手成功"该怎么界定呢?是交换联系方式就算成功,还是正式确立恋爱关系才算成功呢?

这场闹剧背后,究竟是谁在消费谁的期待呢?欢迎评论区聊聊。

感谢订阅关注,每天跟着案例多学法,少吃亏!

来源:圆不隆冬慧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