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美印关系正处于十字路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6 07:00 3

摘要:美《外交事务》杂志9月4日发表题为《美国与印度结盟的理由》的文章认为,近期美印关系正处于不确定的十字路口,两国须超越分歧,着手建立更牢固的全新“非传统”战略联盟关系。这种联盟不应基于冷战式的共同防御条约,而应建立在科技、经济、防务、情报、全球治理五大支柱上,以

沙利文与坎贝尔。图源:《印度教徒报》

美《外交事务》杂志9月4日发表题为《美国与印度结盟的理由》的文章认为,近期美印关系正处于不确定的十字路口,两国须超越分歧,着手建立更牢固的全新“非传统”战略联盟关系。这种联盟不应基于冷战式的共同防御条约,而应建立在科技、经济、防务、情报、全球治理五大支柱上,以应对共同挑战(尤其是中国),并巩固两国长期共同利益。文章作者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系美国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常务副国务卿;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系前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顾问。

近期,美印关系因关税、俄油、巴基斯坦等问题出现“快速且令人遗憾的”下滑,可能导致“难以修复的裂痕”。美可能将印推向中俄,这样美恐失去一个关键战略伙伴,并重创“印太战略”。印则可能陷入“中美夹击”“四面受困”境地。从历史背景上看,印美关系兼具重要性、脆弱性。重要性方面,印美是“天然盟友”,印因民主价值观、制华共同利益、经济互补性而成为美最重要的全球伙伴之一。脆弱性方面,美印关系一直易受“误解、失误、错失机会”的影响。双方长期存在不信任感,此外,美传统外交框架“盟友vs伙伴”的过时二分法过于强调共同防御承诺,而忽视了现代地缘政治中更重要的经济、技术、战略联系,这导致印被归为“伙伴”,美印关系未获充分重视。

在此背景下,美印不能只满足于恢复旧状,有必要通过一项经美参议院审议批准的条约,确立以科技、经济、防务、情报、全球治理合作五大核心支柱为基础的“新型战略联盟”。科技合作方面,美印应制定覆盖AI、半导体、量子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十年行动计划”,将现有“印美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升级为更正式的合作架构,简化两国技术专家签证流程,协调双方出口管制、网络安全措施,共同构建领先且互联互通的技术生态系统,确保“不将创新优势拱手让给中国”。

经济合作方面,美印应签署反映现代全球经济结构现实、同时兼顾两国政治实际的双边贸易协定,减少在供应链上的对华“共同脆弱性”,加强各自科技产业基础,建立常设机制以识别应对供应链风险,确立跨境数据流动与数据安全的高标准原则,并通过解决非关税壁垒、取消清洁能源等领域的过时监管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降低外国直接投资障碍。

防务合作方面,重点包括联合研发生产、后勤保障、作战协同能力建设。美印需建立必要磋商机制、技术平台和人员交流平台,逐步实现更持久的联合训练、演习和行动能力,进一步制度化“美印防务加速生态系统”(INDUS-X)。双方目标不应仅限于美向印转让防务技术,而应聚焦于在无人机系统、防空等塑造未来作战形态的领域共同研发部署新技术。此外,双方还应扩大合作范围,包括在印度洋开展联合海空军行动,加强潜艇合作、空中侦察行动,并制定联合应急计划。

情报合作方面,美印应在“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IPMDA)等现有基础上构建“印度洋共同情报图景”,并建立正式的情报共享和联合分析机制,持续更新这一图景。

全球治理方面,美印在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公共卫生、新兴技术治理领域优势互补——美可提供资金、动员私营部门资源、提供发展知识;印可提供应对挑战的实践经验、以及其在“全球南方”的信任关系与影响力。双方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第三国开展可扩展的联合项目,将美资源、印经验与当地影响力结合起来,在基础设施、健康、技术等领域提供替代中国方案的选项。

在具体操作上,双方需注意以下要点:一是态度上要务实。接受并应对当前政治现实(如特朗普执政风格),而非期待一个“理想中”的合作伙伴。二是方法上要成熟与坦诚。能就印民主等敏感问题进行坦诚对话,同时美也应保持谦逊,承认自身不足,并理解印方战略选择基于其自身利益。三是战略上要清晰聚焦。美应将对印政策与对巴政策脱钩,向印阐明“战略联盟”不等于“牺牲主权”。四是视角上要长远,不应因当前特朗普政府任内困难而放弃努力,需持续构建战略共识、完善合作框架。美日、北约、美韩联盟历史上都经历过挫折和分歧,坚持度过艰难时刻最终能使联盟更稳固。总而言之,构建美印深度联盟虽困难,但失去这一关系的代价更高。

来源:南亚研究通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