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洋海岭IndianOceanRidges纵贯印度洋中部的海底山脉。是世界大洋中脊的组成部分。由南大西洋经西印度洋海岭进入印度洋,向北延伸到罗德里格斯岛附近分为两支:-支向北延伸到亚丁湾,同东非断裂带相接,称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另-支向东南延伸到麦夸里岛,
印度洋海岭
印度洋海岭IndianOceanRidges纵贯印度洋中部的海底山脉。是世界大洋中脊的组成部分。由南大西洋经西印度洋海岭进入印度洋,向北延伸到罗德里格斯岛附近分为两支:-支向北延伸到亚丁湾,同东非断裂带相接,称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另-支向东南延伸到麦夸里岛,称中印度洋海岭及南极-澳大利亚海岭。一般高出周围洋底1,000-3,000米。其成因同火山活动和地震有关。
阿拉伯-印度洋海岭(卡尔斯贝尔格海岭)
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又名“卡尔斯伯格海岭”。印度洋西北部的海底山脉,为印度洋海岭的北支。
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CarlsbergRidge西北起自阿拉伯半岛东南的亚丁湾,东南延伸到罗德里格斯岛附近。长约3,700公里,宽300-650公里。山脊距洋面2,500-3,000米,最高峰距洋面1,271米。表面切割强烈。沿线有许多横向断裂带,最深的维马海沟达6,492米(南纬9°08′、东经67°15′)。它将印度洋西北部分为阿拉伯和索马里两海盆。
阿拉伯海和印度洋中的海底山岭。为中印度洋海脊的一部分,从近罗德里格斯(Rodrigues)岛延伸到亚丁湾。呈西北-东南走向,将东北面的阿拉伯海盆和西南面的索马利海盆分隔开。卡尔斯伯格海岭在海平面以下平均深度约3,300公尺(9,600呎),高出海底的平均高度约2,100公尺(7,000呎)。该海岭向西绕过索科特拉(Socotra)岛,经亚丁湾与东非大裂谷相连。卡尔斯伯格海岭与印度洋地震活动带重合。
中印度洋海岭
中印度洋海岭,英文名:Mid-IndianRidge,为印度洋海岭的东南支。北起罗德里格斯岛,向东南延伸到圣保罗岛,同南极-澳大利亚海岭相接。长2,300公里,宽500-900公里。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平缓。一般高出洋底1,500米,少数可达2,500米。山脊距洋面2,000-3,000米,最高峰距洋面1,145米,个别火山锥露出水面形成岛屿,如阿姆斯特丹岛及圣保罗岛。沿线多横向断裂谷。
中印度洋海岭Mid-IndianRidge印度洋中脊从南大西洋进入印度洋之後,向北延伸,到罗德里格斯(Rodrigues)岛附近分成两支。-支继续向北延伸到亚丁湾,与东非裂谷系相接;另-支往东南伸向麦加利(Macquarie)群岛。在亚丁湾与罗德里格斯岛之间的这段印度洋中脊称为卡尔斯伯格(Carlsberg)海岭。
为印度洋海岭的东南支。北起罗德里格斯岛,向东南延伸到圣保罗岛,同南极-澳大利亚海岭相接。长2,300公里,宽50000公里。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平缓。一般高出洋底1,500米,少数可达2,500米。山脊距洋面2,000-3,000米,最高峰距洋面1,145米,个别火山锥露出水面形成岛屿,如阿姆斯特丹岛及圣保罗岛。沿线多横向断裂谷。
西印度洋海岭(西南印度洋海岭)
一般高出洋底1,200-3,000米。山脊距洋面2,000-3,000米,最高峰距洋面250米。表面切割强烈。沿线有许多深2,000-2,300米的断裂谷。其西和西北有厄加勒斯海盆、莫桑比克海盆、马达加斯加海盆和马斯克林海盆,东南有克罗泽海盆。
西印度洋海岭West-IndianOceanRg.又名“西南印度洋海岭SouthwestIndianOceanRg.”或“大西洋-印度洋海岭”。为印度洋海岭的西南支。北起罗德里格斯岛,并同阿拉伯海-印度洋海岭、中印度洋海岭相连,西南延伸到爱德华王子群岛附近,并同非洲-南极海岭相接。长约4,000公里,宽370-555公里。
东印度洋海岭(东经90°海岭)
东经九十度海岭,印度洋中沿东经90°线分布的一条南北向无震海岭,也叫东印度洋海岭,和夏威夷群岛一样被认为是热点火山轨迹。
一称“东印度洋海岭Ninety-EastRg.”.印度洋东部海底山脉。大致沿东经90°线延伸。南北介于北纬10°和南纬34°之间。长5,000公里,宽约185-450公里。一般高出洋底1,000-3,500米。山脊距洋面2,000-2,500米。中段宽度较大,构成-巨大块状山,最高点距洋面1,599米;南段个别山峰距洋面549-1,700米。南纬2°附近,山脊水深下降到3,640米,构成一狭窄的鞍部。它将印度洋东部分为西澳大利亚海盆和中央海盆。
马尔代夫海岭
马尔代夫海岭位于印度洋北部,从印度西南岸向东延伸到南纬12°附近。
梅莱海岭
梅莱海岭,位于印度洋阿拉伯海西北部。
马斯克林海岭
位于印度洋西北部。海岭南北走向,北起塞舌尔岛,南至毛里求斯火山岛。主要由玄武岩质岩石构成,其上往往长有珊瑚礁,有的则露出海面形成海洋岛。
本文来源:网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不代表本号立场,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各位阅读者交流参考之目的。
本号所转载内容没有任何商业宣传目的,仅供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本号将会立刻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
本号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本号!
来源:爱喝奶茶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