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阵子网上好几张 “冥界之花” 的照片火了,那花长在幽暗的树林里,浑身晶莹剔透,看着跟精致的琉璃似的,不少网友都怀疑是 AI 生成的。
前阵子网上好几张 “冥界之花” 的照片火了,那花长在幽暗的树林里,浑身晶莹剔透,看着跟精致的琉璃似的,不少网友都怀疑是 AI 生成的。
其实大家别误会,这花是现实里真有的植物,只是长得跟咱们平时见的花不太一样。
不过光看报道里那些 “稍稍冒头” 的照片,还真不容易确定它具体是啥品种,因为它和 “亲戚” 长得太像了,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这 “冥界之花” 的门道。
咱们说的 “冥界之花”,大多时候指的是水晶兰,但它还有个容易让人认错的 “亲戚”—— 球果假沙晶兰,这两种都属于水晶兰亚科,长得都透着股 “不像现实里的” 透明劲儿。
要是仔细分辨,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水晶兰更纤细些,站在那儿有点亭亭玉立的感觉,它的雌蕊是淡黄色的;
而球果假沙晶兰就显得圆润饱满,雌蕊是偏妖媚的蓝紫色。
网上很多科普内容都容易把这两种的图片弄混,其实不光是这两种,水晶兰这一 “大家族” 里还有不少相似的品种,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它们的区别不大,生活习性也差不多,所以平时统称它们为 “水晶兰”,也没啥大问题。
咱们平时想植物,要么是五颜六色的花,要么是绿油油的叶子,毕竟植物大多靠光合作用活着 。
一边从土壤里吸收矿物元素,一边靠叶子吸收二氧化碳,转化成糖分当营养。
可水晶兰不一样,它从头到脚都素素的,没有绿叶,开花也几乎没色素,那它的营养从哪儿来呢?总不能凭空变出来吧?
以前老辈植物学家也困惑过这个问题,还曾给这类植物归了个 “腐生” 的生活方式,觉得它们像蘑菇一样,靠树林里的腐枝烂叶当营养。
可后来研究发现不对,水晶兰自己没法直接用腐烂的枝叶,它是靠真菌 “帮忙” 才拿到营养的,这种方式叫 “真菌异养”。
要弄明白这个,得先说说植物和真菌的 “正常合作”。
其实森林里很多植物都和真菌是 “好搭档”:真菌的菌丝特别细,长得也广,能吸收到植物根系够不着的水分和矿物元素,然后给植物;植物呢,
就把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源(简单说就是糖分)分享给真菌。植物根尖和菌丝结合的地方,就像它们互相交换东西的 “小市场”,叫 “菌根”。
可水晶兰不按常理来,它就像这个 “合作网络” 里的 “小强盗”。
它的根系也能和真菌形成菌根,但它不光不给真菌提供碳源,还会把真菌从树木那儿拿到的碳源抢过来自己用,就跟在商队路上拦着抢货物似的。
也正因为这样,水晶兰才总喜欢长在树林里,还常常从树底下冒出来 —— 毕竟离 “货源” 近嘛。
水晶兰靠真菌 “蹭营养” 的习惯,从种子阶段就开始了。
它的种子掉在地上后,路过的真菌菌丝会钻进种子里,和种子建立联系,给种子提供发芽需要的营养。
也因为这样,水晶兰的种子不用自己带太多营养,所以长得特别小。
很多小种子的植物靠风传播,水晶兰也一样,有的水晶兰会把果实往上举,方便风把种子吹走。可树林里本来就阴暗,风也不大,光靠风传播效果一般,所以有些 “水晶兰” 还会找虫子帮忙。
就说球果假沙晶兰吧,它结了果实后,不会把果实举起来,反而会垂着头,让果实贴在地面上。这样一来,树林里的蟑螂、驼螽、蠼螋这些小动物就会来吃果实,
而果实里那些又硬又小的种子,小动物消化不了,会随着它们的粪便排出来,种子也就跟着扩散到别的地方了。
网友说水晶兰 “一碰就烂”,这话还真没说错。为啥它这么脆弱呢?
主要是因为它总靠真菌提供营养,自己不用长太久,而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地下,只有攒够营养要开花结果了,才会冒出来。
时间一长,它的结构就变得特别简单:没有能光合作用的叶子,也没有支撑叶子的枝条和粗壮茎干,连植物常见的 “防御装备” 都没了。
咱们平时见的植物,大多有几道 “防护墙”:外面要么有层硬壳,要么长点毛,既能防磕碰,也能挡挡虫子咬;
里面还会产生一些化学物质,对付病原体或者天敌。
可水晶兰没这些保护,所以咱们稍微碰一下,就容易把它弄伤,伤的地方还会变黑。
另外,水晶兰也受不了强光晒,所以才总长在特别阴暗的树林下,有人把它和 “冥界” 联系起来,其实就是开玩笑的说法,当不得真。
网上说水晶兰 “稀有”,这其实是个误区。
水晶兰和它的 “亲戚” 分布特别广,全国一大半省份都有可能见到,咱们周边国家,甚至美洲都有它们的身影。
有不少植物爱好者或者研究人员,都在野外见过好多次水晶兰。
那为啥咱们大多没见过呢?
一方面是水晶兰太依赖真菌了,而真菌对环境要求不低,得有稳定的森林环境才能长得好。
现在咱们人类活动多,原始一点的树林越来越少,离城镇近的林子也常被改成旅游打卡地,这些都影响了水晶兰的生存,住在城里的人自然难见到。
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就算见到了,也不认识。
比如有云南的朋友说,小时候去采菌子,也见过 “水晶兰”,但一直以为是不能吃的菌子,
没当回事。对植物爱好者来说,水晶兰确实好看,值得拍照,但真算不上特别稀有的植物。
像水晶兰这样靠 “真菌异养” 活着的植物,其实不少,有些也长得晶莹剔透,容易被当成 “冥界之花”。
除了之前说的球果假沙晶兰,还有几种常见的 “冒牌货”。
比如松下兰,它就没水晶兰那么精致,浑身都长着毛,这些毛能给花起点保护作用,所以在野外见到的松下兰,大多比较完整。
更明显的区别是,松下兰一个花序上会开好几朵花,而水晶兰通常单朵开。
还有荫生沙晶兰,它比水晶兰更稀罕,花色看着不那么透明,但有种特别的精致感,别有一番美。
另外还有虎舌兰,长得也有点像水晶兰,在野外也容易认错。
有意思的是,这些植物虽然都叫 “兰”,但都不是真正的兰花。
而在兰花里,也有靠 “真菌异养” 活着的,比如咱们常吃的天麻,就是这种兰花。不过大家平时见到的天麻,大多是能吃的根茎,很少有人见过它开花的样子。
其实 “冥界之花” 一点都不神秘,就是一种生存方式特别的普通植物。
它没有传说中那么 “诡异”,也不是稀有到见不到的宝贝,只是因为长得特别、习性特殊,才让人觉得新奇。
要是以后在野外见到它,记得别伸手碰,毕竟它那么脆弱,让它在适合的环境里好好生长,才是最好的欣赏方式。
来源:寒士之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