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为这是我国航空部经过缜密计算得出的,最安全、最适合举行开国大典的一个时间。
1949年开国大典为什么在下午3点举行?
因为这是我国航空部经过缜密计算得出的,最安全、最适合举行开国大典的一个时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需要先了解当时的国情。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
可这个时候,人民解放战争还没有完全胜利。我国西南、华南还有不少地方,仍被国民党军队占领,他们有能力也有条件,在开国大典期间空袭北京。
所以,为了确保开国大典的顺利进行,我国并未公布具体举行时间,仅宣布了10月1日作为这一重大事件的日期。
那下午3点举行开国大典的日期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这源于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司令员的一次大胆提议。
聂荣臻元帅以及众多航空部将士集体分析认为,国民党军队如果要在开国大典上空袭北京,最有可能在舟山群岛起飞。
当时他们所使用的是美制B-24轰炸机,这个轰炸机的载弹量很大,速度也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夜航能力差。
也就是说,只要天一黑,它就无法安全回航。
于是,聂荣臻大胆提议:把开国大典放到下午举行,而且越晚越安全。
那到底改成下午几点合适呢?
航空部当即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庞大计算工程。
舟山群岛距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230公里,B-24轰炸机时速488公里,最大航程为3380公里,可以在3个小时左右抵达北京。
如果把开国大典的时间定在下午3点举行,B-24轰炸机可以勉强抵达北京,但完成轰炸任务以后,就无法保证安全返回了。
最终,聂荣臻的提议被采纳。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正式敲定,将在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准时举行。
而且,在举行大典的前5个小时,才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向世界发出公告。
这一天,三十万军民齐聚北京天安门广场。毛泽东主席亲手按动电钮,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
随后,他用威严、雄壮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诞生了!
来源:金驰阅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