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京说过跳楼的事情。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让坦克压过,你压过吗?我差点死过,你死过吗?我野外生存把人干了,你干过吗?中国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过吗?我能开飞机,你会吗?.........
全网都在嘲谑、戏弄吴京。
吴京还是没有被网友放过,战狼反噬,硬生生地被舆论从神坛上拉了下来,跌入深渊。
一个还不错的武打小生,硬汉形象,落得滑铁卢的如此口碑,我个人认为还是挺可惜的。诡异荒诞的时代,放荡不羁的网友,一不小心就成为围攻的对象。
本质上,吴京还是祸从口出。
吴京说过跳楼的事情。我跳过楼,你跳过吗?我让坦克压过,你压过吗?我差点死过,你死过吗?我野外生存把人干了,你干过吗?中国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过吗?我能开飞机,你会吗?.........
他还说过关于坦克的。坦克是没有后视镜的,枪炮是不长眼的,还有黑哥们的语言是不通的。最近,这两段话被网友们翻出来,有的模仿吴京摇头,有的抨击吴京说的话,反正是极尽嘲讽,造成一股讽刺吴京的小高潮。
拍电影电视毕竟是艺术行为,是虚假的;就算你没用替身,观众也不会完全相信你在玩命。吴京说这些话,过于狂妄自大,显得嚣张不可一世。即便吴京内心没有炫耀和得意,说出来,别人听着也很不舒服。
谦虚是美德。成龙、甄子丹、李连杰都不会这样说。所以,不是吴京的情商问题,是他太不会说话。托大嫌疑大,炫耀底色重,观众不买账,就是不服。闭嘴其实才是睿智。
在武打功夫演员里,成龙、李连杰、甄子丹,肯定都排在吴京前面。在《杀破狼》中有惊艳表现的吴京,也是饰演的反派杀手。在电影中,他一气呵成的绝杀,堪称酣畅淋漓,但最终也被甄子丹饰演的警察干掉。
其实,我认为吴京最优秀、最完美的演绎,就是《杀破狼》。他天然不适合演男主角,总有做着、装逼的嫌疑。可能这样的评价对他不公平,但无法,大多数人对他的感觉,就是这样。
观众始终有代入感,这是一种本能反应。所以,吴京一度是观众刻板印象中武打明星的男二,只为衬托男主,绿叶形象深入人心。似乎只有成龙、李连杰、甄子丹才是真正的功夫巨星,吴京注定就是千年老二。
吴京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战狼》让吴京一雪前耻,把他推向了人生的巅峰。吴京终于拨云见雾,从男儿武打明星中绝地反击。吴京把黄毛小子的坏坏杀手形象彻底甩掉了,随之而来的,是正气、硬朗的模样,刷新了自我,也征服了观众。
吴京实际上始终没有变。但时代在改变。高大上无法一直延续,恒久不下去。批判和诟病才是互联网时代最讨喜的声音。
诡异的时代,变态的网络,想方设法地扼杀漫天的正能量,匕首和短剑,最终还是万箭齐发地指向了吴京。记仇的人,哀怨的人,以拿吴京开刀为乐。
十年前的2015年4月,吴京自导自演的《战狼1》上映,展现的是你中国军人战胜外国雇佣军的故事。结尾处一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便直接切中当时的社会共识,在电影中实现了国民渴望实现的事,一举斩获五亿元的票房。
2017年7月,吴京推出自导自演的《战狼2》。这部电影不仅延续了上部电影的风格,迎合了国民渴望国家强大的社会共识,还把故事背景放到非洲,迎合了一带一路的时代旋律,给人一种“中国强大走向世界”的感觉。
电影的最后,吴京手持国旗穿过非洲军阀的交战区,更是让观众体会到了久违的大国地位。这三个buff叠满,给《战狼2》换来将近五十七亿元的票房,吴京在影视圈的地位也水涨船高,跻身一线。
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吴京抓住了机会,在恰当的时机,与社会环境、社会共识同频共振,然后大红大紫,获得巨大成功。
时代成就了吴京,吴京赶上了好时代。可如今,国家强大,疫情后人们被失业、收入等困扰,早已完全了当年吴京的热血和激情。吴京吃了一个时代的红利,也在十年后被时代无情抛弃。
人们变得异常艰难和不容易。而吴京呢,代言广告接到手软,综艺真人秀刷脸不断,甚至直播带货也下场。他的过度曝光,让“纯粹演员”形象大打折扣,不少人觉得他“圈钱意图明显”。羡慕嫉妒恨,吴京的高调成为原罪。
最核心的,还是时代变了,观众也变了。年轻一代更爱多元价值观和真实感。吴京塑造的“完美英雄”显得说教味浓,反观现实题材和细腻演技的作品更受欢迎。老配方跟不上新口味,自然被冷落。
吴京“完美人设”的压力很正常。吴京的公众形象与“正能量”、“爱国”、“敬业”、“好男人”等标签深度绑定。在任何社会文化中,一个被塑造得过于“完美”的公众人物,都容易引发公众的逆反心理。人们会下意识地寻找其“不完美”的漏洞,一旦找到(哪怕是小事),就会进行放大和嘲讽,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当然, 被吐槽不一定被讨厌,吴京的难受日子,可能就是一阵子。他避避风头,不快很快就会过去。
网络亚文化,特别是年轻群体,热衷于“解构”一切严肃的、权威的符号。将代表“主旋律”的吴京进行娱乐化的解构,本身就是一种消解其严肃性的方式。这种吐槽很多时候并非带有真正的恶意,而是一种群体性的娱乐狂欢。你甚至可以说,“被吐槽”才是真正融入网络文化的标志。
公众情绪变化,审美疲劳和本能抵触。他们反感任何形式的“政治正确”和“道德绑架”,而“战狼”形象恰好被部分人视为这种叙事的代表。因此,吐槽吴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对“战狼”话语体系的反抗和解构,吴京成了最显眼的靶子。
吴京被吐槽的本质,是时代情绪转变下的一个文化现象:
其一,社会心态变化: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宏大叙事和单一价值观的宣传方式产生倦怠,更追求个体的、多元的、轻松的表达。
其二,符号化人物的必然命运:当一个公众人物被高度符号化(无论是正面的“爱国”还是负面的“战狼”),他就必然会成为社会情绪投射的焦点。支持和吐槽是一体两面。
其三,网络文化的特性:互联网的“解构”和“玩梗”特性,需要一个这样的顶级流量符号来作为素材,吴京恰好完美地符合了所有条件。
顺应时代的变化,拥抱变化,走出舒适圈,跳出“战狼”的影子,是吴京东山再起的不二选择。
来源:卢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