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仁爱礁上头那艘菲律宾的破船,已经在海上漂了二十多年了。说是军舰,其实早就锈迹斑斑、破得不成样子,远远望去简直就像个被孩子丢在水坑里的玩具,没人要,也没人管。可就是这么个铁疙瘩,最近却闹得南海不得安宁。有人说上头还留着几个菲律宾的兵,天天靠小船送水送饭过日子。这
仁爱礁上头那艘菲律宾的破船,已经在海上漂了二十多年了。说是军舰,其实早就锈迹斑斑、破得不成样子,远远望去简直就像个被孩子丢在水坑里的玩具,没人要,也没人管。可就是这么个铁疙瘩,最近却闹得南海不得安宁。有人说上头还留着几个菲律宾的兵,天天靠小船送水送饭过日子。这哪像驻军啊,简直成了“现代鲁滨逊”,只不过他们等的不是船,是政府的脸色和大国的角力。
你可能会纳闷,就这么个锈穿底的铁船,怎么就能成了国际大事的发源地?其实关键不在船,而在船底下那块礁盘。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这就像你家院里的老槐树,突然有个邻居非说树下那块乘凉的地是他的,还搬来个破摇椅天天坐着不肯走。你劝他他不听,你拉他他喊疼,你说这气不气人?
菲律宾那艘“马德雷山号”登陆舰,是一九九九年故意搁浅在仁爱礁的。说是机械故障,其实谁都明白,这就是个小算盘:我先占个地方,摆个样子,日后就好说话。结果这一摆,就摆了二十多年。期间菲律宾一会儿说要拖走,一会儿又说要加固,话说了好几车,真正动作却没见着几个。反倒这几年,他们的小动作越来越频繁,时不时搞点补给秀、拍照秀,生怕别人忘了他们还在那儿“坚持”。
但坚持归坚持,现实问题可躲不掉。那破船常年泡在海水里,风吹日晒加腐蚀,早就千疮百孔。别说住人了,能不能撑过下一场台风都是问题。有海洋专家说过,那种老式军舰钢板锈成那样,说不定哪天一跺脚就裂了。再加上南海经常有大风大浪,真来个强台风,船上的人怕是连站都站不稳。
再说说生活。船上没电没淡水,吃的用的全得靠外面送。菲律宾那边时不时派个小艇送点物资,但也不是想送就能送。中国海警船可不是摆设,你一靠近,我们就得问问你是来干啥的、运的是啥。如果是生活必要的,我们出于人道能通融;但要想运水泥钢筋这类加固材料,那绝对不行——你这明明是想把我家院子里的破摇椅换成沙发,那还了得?
所以这帮菲军的日子可真不算好过。说是驻守,其实是苦熬。白天晒得头晕,晚上睡不好,吃的多半是罐头干粮,久了谁都受不了。有人开玩笑说,这哪是军事驻扎,根本就是“集体荒岛求生”,还是现场直播版。
但为什么菲律宾非得不撤呢?说穿了,这不止是一艘船的事,背后还藏着大国之间的博弈。有人撑腰,说话就硬气。哪个国家?你往远处想,谁最爱在南海指手画脚、搞“自由航行”,谁就是那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菲律宾时不时就跟他们搞联合军演,这边演完那边就说硬话,说白了就是有人背后递小纸条、出主意。
可这套把戏唬不住人。中国在南海的态度一直很清楚:我们的岛礁,一寸都不能丢;我们的海洋权益,一点都不能让。这不是说大话,是有底气也有行动。这几年中国海警的力量越来越强,船只更大、设备更先进,反应速度也更快。海空联合监控、日常巡航,早就不是二十年前那样了。你想偷偷运根钉子上去?难。
再说,国际社会也不是全站在菲律宾那边。很多国家都承认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历史文件、地图记载清清楚楚。菲律宾搞来搞去,说到底还是那几个老招:哭惨、演戏、拉外援。可真正明眼人都知道,靠一艘破船赖着不走,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那这帮菲军还能熬多久?有人说半年,有人说再拖一两年。但其实时间不在他们那边。船体每天都在锈,人心每天都在疲。再加上现在菲律宾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觉得跟中国硬扛没好处,合作开发资源才是正道。所以这出戏,我看也快唱不下去了。
归根到底,仁爱礁这事就像一场漫长的拔河比赛。绳子那头的人气喘吁吁、满脸是汗,绳子这头的人站稳脚跟、一点一点把线收回来。我们不是没耐心,只是不想逼人太甚;我们也不是没力量,只是更相信道理和公平。
最后说句实在话:大海那么大,资源那么多,何必盯着别人的院子不肯走?合作一起捕鱼、一起采油,不比守着一艘破船强得多?但愿某些人早点想通这个理。至于那艘“马德雷山号”,它最好的归宿恐怕不是继续锈在仁爱礁,而是进博物馆——告诉后来的人,国家之间处事儿,得讲道理、看长远,耍小聪明、玩赖皮,真的没用。
来源:不二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