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城”之争再起!杭州想反超广州?数据一扒仍存差距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19:00 1

摘要:最近广州的经济表现引发不少讨论,有人觉得广州作为“中国第四城”处境尴尬,先后被重庆、成都 “叫板”,如今华顿经济研究院的榜单又把杭州排到了广州前面。

最近广州的经济表现引发不少讨论,有人觉得广州作为 “中国第四城” 处境尴尬,先后被重庆、成都 “叫板”,如今华顿经济研究院的榜单又把杭州排到了广州前面。

今天就结合这个榜单和实际数据,聊聊广州与杭州的对比,核心不是争高低,而是客观看城市的优劣势

首先要明确几个前提:

别开地图炮,城市对比不是 “非黑即白”;很多榜单并非绝对权威,不同榜单的评价标准不同,难免有人不满;普通人更该关注的是自己在城市的生活体验,而非单纯的排名;看榜单的关键是发现城市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思考如何提升,这才是理性态度。

8月6日,华顿经济研究院发布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北京、上海、深圳稳居前三,杭州排第四,广州第五,南京、苏州、武汉、成都紧随其后,而 GDP 总量靠前的重庆仅排第十。

此外,鄂尔多斯排第25,哈尔滨第47,乌鲁木齐和呼和浩特分别排57、58,最后一名是湖南郴州。这个排名和大众固有印象有差距,难免引发 “杭州真的超越广州了吗?”“广州是不是没落了?” 的疑问。

先看这个榜单的权威性。华顿经济研究院并非 “野榜”,其前身是1988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由汪道涵同志推动成立的上海经济发展研究所,2003年更名改制,算有近40年历史的半官方机构。

但它的评价指标分 “硬指标”(如 GDP、经济增速、财政收入)和 “软指标”(如科技、文教、卫生、环境),问题在于 “软指标” 的具体衡量标准不够透明,比如 “环境” 究竟指自然环境还是营商环境,缺乏明确说明,这就导致排名的说服力打了折扣。

我们一直强调 “不唯 GDP 论”,但 GDP 仍是重要参考。以鄂尔多斯为例,其人均 GDP 全国领先,但要说它比无锡等城市更具强二线实力,显然不符合实际认知。

回到广州和杭州,杭州近年进步显著,尤其在亚运会后,数字经济、科创等领域表现亮眼,像 DEEPSEEK 等企业的发展就很突出。但论综合实力,未来三五年内杭州与广州仍有差距

再看另一个参考榜单 ——GaWC(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2024年世界城市名册。

其中香港、北京、上海被列为 “阿尔法 +” 级,广州为 “阿尔法” 级,台北、深圳为 “阿尔法 -” 级,可见在全球城市的综合评价中,广州仍领先于深圳,更不用说杭州了。

当然,这个榜单也并非绝对权威,榜单的参考价值需客观看待。从具体数据对比更能看清两座城市的差异:

世界500强企业:北京47家(减少2家,受其他因素影响),上海12家,深圳、杭州各9家,广州6家。杭州在这一指标上确实超过广州。

A 股上市公司:按省份算广东(883家)远超浙江,但按城市算,杭州有232家,广州154家,且杭州上市公司总市值也高于广州,甚至广州还不及苏州。

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北京、深圳、上海、苏州、宁波位列前五,杭州第六,广州则落后于重庆、成都、武汉、天津等城市,这是广州在科创领域的明显短板。

但广州的优势同样突出:

经济规模与资金总量:广州 GDP 超过杭州与温州之和;资金总量(本外币存款余额)比杭州多1万亿元。

消费与外贸:广州人均可支配收入、出口额均高于杭州。有人质疑杭州个税收入更高,这涉及复杂的收入结构问题,不能简单等同于居民消费能力。

财政实力:2023年广州税收4745.8亿元,比杭州高200亿元,但由于财政留存机制不同(涉及二级财政、三级财政争议,此处不展开),广州最终留存1369.8亿元,杭州留存2348.1亿元。

需要说明的是,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在财政上交、养老金结余上交等方面一直是全国最多的,广州的财政压力客观存在。

人口吸引力:广州常住人口比杭州多600万,2024年广州新增人口15.1万,杭州10.2万,且杭州近年人口增量呈下降趋势,说明广州的人口虹吸能力仍更强。

工业实力:2023年广州工业总产值25529亿元,杭州19135亿元。两地均有6个千亿级工业产业,但广州的汽车等产业能吸纳更多就业;企业数量上,广州232.8万户,是杭州(102.2万户)的两倍多。

科教医疗交通:广州有84所本专科院校(本科 39 所),是中国在校大学生最多的城市之一,杭州有47所(本科29所);广州三甲医院67家(全国第三)、全国百强医院10家,杭州分别为24家(全国第21)和5家。

交通方面,广州地铁运营19条线路、750.1公里(全国第三),杭州12条、518公里(全国第八);全年客运量3.32亿人次、货运量9.5亿吨,远超杭州的1.8亿人次和4.4亿吨,作为华南交通枢纽的地位无可替代。

说到底,城市排名只是参考,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产业特色和发展逻辑 —— 广州是老牌工业、交通、商贸中心,杭州则在数字经济、科创领域势头迅猛。

我们关注城市对比,不是为了争论 “谁更强”,而是要看清不同城市的优势与短板,进而思考这些特点如何影响个人的工作与生活。

对于普通人而言,城市的产业活力、就业机会、生活成本等实际因素,远比排名更重要。

来源:翼峰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