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陈行甲:“不怕别人说我出风头,内心自洽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5 18:23 1

摘要:辞去县委书记一职近九年,陈行甲依然活跃在公众视野中,只是身份已从“反腐先锋”转变为“知名公益人”。9月2日,陈行甲再添新身份,受邀担任青岛公益慈善推广大使。

辞去县委书记一职近九年,陈行甲依然活跃在公众视野中,只是身份已从“反腐先锋”转变为“知名公益人”。9月2日,陈行甲再添新身份,受邀担任青岛公益慈善推广大使。

今年是陈行甲从事慈善事业的第十个年头,他认为自己对慈善的理解和实践已经从单纯的救苦救难的“1.0版本”,提升到了“2.0版本”——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同频共振,与政府形成“融合式互补”,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

“这些年在公益路上,总有一种‘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的感觉。”陈行甲说,自己对公益慈善事业越来越有信心,也在这条路上越发坚定、从容。

“瞌睡了就有人递枕头”

大众新闻:您是从2016年正式踏上慈善之路,到今年是第十个年头。这么多年,对“慈善”二字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

陈行甲:慈善不是简单的救苦救难,不是讲好弱者的故事,博得社会的同情,去为弱势者付学费、医疗费。慈善不是这些,或者远不仅仅是这些。

我理解的慈善,应该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框架下来看,尤其是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慈善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社会层面与政府做融合式互补,推动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比如因病致贫、山村留守儿童、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环境保护等。在很多领域,慈善可以在政府引导下做创新创造,推动社会问题解决,而不是简单地救苦救难。这就是我理解的现代慈善、创新慈善。

大众新闻:这九年一路走来,心态有什么变化?

陈行甲:我最开始就认准了这个领域对于社会,特别是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这九年的公益实践,在不断强化和验证我的判断,所以我现在对公益慈善事业越来越有信心。

大众新闻:对您来说,这些年的公益实践进行到了什么程度?

陈行甲:我现在进行的是2.0版本。1.0版就是传统的救苦救难,是给钱给物的阶段。

2.0版慈善,是站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与政府做融合式互补,推动社会问题解决,帮助相对弱势者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这就突破了简单的救苦救难。

至于3.0版,我们未来的设想是让慈善事业成为一个平台,起到社会连接的重要作用,在倡导社会向善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刷脸刷一次还可以,反复刷就不够用了”

大众新闻:这几年有没有遇到比较难过的坎儿?

陈行甲:我觉得还好,真的没觉得遇到什么特别大的挑战。我到慈善事业这个领域来,总是有“当你瞌睡了,马上就有人递枕头”的这种感觉。说顺风顺水似乎有点夸张,但总之是心情很舒畅,工作很顺利。至少在我的慈善生涯中,目前还没有感到有什么难以逾越的坎。

大众新闻:这与您过去的身份和知名度有关吗?

陈行甲:以我过去的一点名声为基础,在慈善事业中如果让那样的名声发挥作用,应该是一次性的。刷脸刷一次还可以,反复刷就不够用了。

慈善事业的生命力不在于名声,而在于真实的慈善项目的质量——设计是否科学、执行是否到位、财务是否透明、管理是否规范,以及有没有自说自话、自我感动,有没有独立的第三方评估和监督。

抓住这五个关键点,就会形成正循环。我的慈善事业就是这样,我几乎从不会主动向人开口掏钱,任何朋友与我相交都不会有压力。反而主动找上门来做慈善捐赠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这就形成了正循环。

“不怕别人说我在出风头”

大众新闻:您这些年一直在自媒体领域比较活跃,还经常上热搜,对您个人或者公益事业有什么影响?

陈行甲:我大概三年前开始做视频号,两年前开始做抖音,因为我意识到,公益事业的“公”字除了公平公正的意思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就是公开。公开地为公众利益而服务的价值观的传播,这本身就是公益事业的一部分。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就在心理上过了这道坎——不怕别人说我在出风头。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价值观传播,是我的公益事业的一部分,我内心先自洽了。

我做自媒体以来,出现了很多爆款,流量千万以上的视频就有十几条。我有个很深的感受:越是自然、越是发自内心、越是流淌出来的情感表达,越受公众喜欢。

大众新闻:前不久您在西单图书大厦与一位农民工读者的视频感动了无数人,这件事后续有什么温暖的进展吗?

陈行甲:我们联系过好几次了,我们现在是兄弟关系。我们相约在合适的时间,他要来看我的、我要去看他的。我们有很多共同的约定。这是一个非常美好温暖的人间故事。

58岁的刘诗利大哥是在工地上搬水泥板、钢筋的。那晚他在书店待了两个多小时,最后怯怯地排队等我签名。志愿者注意到了他,把他引到我身边给他签字。特别(感动)的是,我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他直接把身份证就掏出来了。他的面孔很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让人蛮心疼的。我赠书给他的时候,在最后一页写上我的电话,让他联系我。他的脸上充满感动、感激和怯然,很让人心疼,我就过去拥抱了他。

这个平常的瞬间被记录下来,视频全网播放量达3.6亿。让我很高兴的是,这条视频不仅仅是改变了刘大哥一个人的命运,更是让这种脚踩泥泞仍然仰望星空的底层读书人被看见。

“山东给我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

大众新闻:是什么机缘让您决定担任青岛公益慈善推广大使?

陈行甲:这是我第三次来青岛。我跟青岛有三方面缘分:一是我创办的公益慈善项目“读书,带我去山外边的海”,曾在深圳、宁波的海边办过活动,青岛这片美丽的大海也令我向往;二是青岛有我们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服务站,我在这里有好多的志愿者,还有一位资深民营企业家自告奋勇担任站长,他热情邀请我们来办活动;三是青岛不仅自然风光绝美,它还是一座充满着爱的城市,一座慈善之城、大爱之城,民间有非常多的爱的故事,比如微尘的故事、红飘带的故事以及小九月的故事,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当青岛市民政局给我发出这个邀请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我觉得这是我作为民间慈善人的光荣。

我希望今后民政部门给我多派活,我自己也会多来青岛,与民间的慈善氛围多多地连接,多多地共创,相信美好的事情会不断地发生。

大众新闻:除了青岛,您在山东还有其他慈善项目吗?

陈行甲:我跟山东很有缘分,山东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我们在山东有很多的公益合作伙伴,比如跟好几家医院有长期合作关系,我们经常到山东来交流。

“太累了,允许自己歇一会儿”

大众新闻:基于您丰富的人生经历,您会对当下迷茫中的年轻人说些什么?

陈行甲:这一代年轻人比我们那代人难。我们那时虽然物质条件差,但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整体向上突飞猛进,遍地是机会,很多平凡草根完成了人生逆袭。

现在社会整体已经发展得很好,所以很多行业机会相对来说不再那么多,年轻人会面临就业、竞争、工作、生活各种压力。

我想对年轻人说,不要太累着。“躺平”虽然是社会通常说的负面词汇,但如果你真的太累了,就允许自己稍微躺一会儿,保护好自己的能量。人生是一条漫漫长路,要看远一点,现阶段遇到困难时,允许自己歇一会儿。

就像手机要充电,如果用得多,一天还要充两次。电量不够时就要充电,那时候就不能用手机。如果能意识到自己处于比较难的时间点,保护好自己的心量和能量,反而是最重要的事情。

大众新闻:我们看到您一天的行程特别紧凑,这是工作常态吗?

陈行甲:这是我的常态,我目前就是全国到处飞。但是,我一点都不累,真心不觉得累。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会被这样的场域赋能。今天在青岛看到那些孩子(特殊儿童)在台上唱《小美满》的时候,感觉太美好了,让我热泪盈眶。结束后,我在后台看到了他们,我就去拥抱了他们。虽然工作忙,但我经常被他们赋能,我是快乐的、充实的。

大众新闻:您的《在峡江的转弯处》《别离歌》等作品感动了无数人。什么时候出下一本书?

陈行甲:我的第四本书明年敬请期待。虽然工作上安排得比较满,但是不影响我写作,飞机上就是我最好的写作时间。

大众新闻:除了“公益人陈行甲”“作家陈行甲”,将来还想解锁其他什么身份?

陈行甲:我还要成为旅行家,哈哈。我要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要过那样的生活,就是我理想中的人生。

来源: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