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9岁的泰森和48岁的梅威瑟真要打?签都签了,票还没卖,先吵得满屏热搜。
59岁的泰森和48岁的梅威瑟真要打?签都签了,票还没卖,先吵得满屏热搜。
这场“爷青回”最离谱的地方不是岁数差,是量级差。
泰森100公斤,梅威瑟70公斤,隔了整整一条腰带。
规则怎么玩?
戴不戴头套?
打几回合?
全没影,俩老头先互呛——泰森:他怎么敢?
梅威瑟:我30年都没人打得到我。
像极了群里抢红包,嘴永远比手快。
回忆杀也杀得过猛。
泰森上一次真正KO的记忆还停留在90年代,小孩都变爷爷;梅威瑟最后一次正经比赛是2017年打嘴炮康纳,那场比赛打完他口袋进账2亿美元,够买一艘会飞的游艇。
现在俩老头复出,不是为了金腰带,是为了金卡——出场费估摸着能把场地铺满。
别急着骂圈钱,先看门票逻辑。
泰森2024年打网红杰克·保罗,观众6500万,单场4000万美元到账,证明名字就是票房。
梅威瑟更狠,随便一场表演赛,电视台都肯提前打款。
观众其实挺诚实:骂归骂,播了还是看。
情怀税交得心甘情愿。
有人担心安全。
59岁下巴还扛得住重量级拳头吗?
48岁腿还能躲几秒?
赛事方不傻,表演赛=大写加粗的“点到为止”。
真正该担心的是裁判耳机里会不会传来导演倒计时,毕竟SHOW才是核心,KO只是彩蛋。
至于胜负,赔率都懒得开盘。
规则没定,体重没称,连几岁老头能喘几口气都是谜。
但社交媒体已经分好阵营:一边刷“一拳就结束”,一边刷“点数溜死”。
吵得越凶,流量越稳,像极了提前开演的剧情杀。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巨型直播带货,货是回忆,链接是PPV。
你买不买?
反正他们笃定有人会买。
来源:历史小档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