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彬彬 编辑| 黎莉前言:摘要: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彬彬 编辑| 黎莉
名字,不只是一个称呼,更关乎运势、家族兴衰,甚至影响一生的命运。
自古以来,老祖宗给孩子取名都有诸多讲究,其中最出名的一条规矩便是——“男不带天,女不带仙”。
乍一听,似乎是老一辈的迷信说法,但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文化智慧和人生哲理。
为何男儿名中忌讳“天”字,女儿名中不能带“仙”?难道取错名字真的会带来厄运?
男娃起名,切忌僭越天地
在古人眼中,天地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对天地更是崇敬有加。
《易经》中就有:"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大终而成,谓之变化。"的说法。
可见,天地孕育了世间万物,主宰着生死轮回,岂是等闲之辈。
所以,给男孩起名时,忌用"天"、"乾坤"等字眼。
倒不是封建迷信,主要是担心孩子承受不起。
毕竟,人生在世,谁能真正看透天机,运筹帷幄?给孩子背负太大的期望,无异于给他们增添无形的压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的自我认知,很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如果名字太过高调,一旦没能实现众人的期待,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挫,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自卑情绪。
这种心理阴影,很可能会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给他们的人生蒙上一层灰暗的色彩。
再者说,天子是皇帝的专属称号,寻常百姓哪敢僭越天威?常言道得好,"惹不起还躲不起嘛"。
就连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本名李天,后来也不得不改名。
可见,你要是非要给孩子在名字里添个"天"字,说不定哪天就被皇帝老儿请去喝茶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定不能用"天"这个字。
如果孩子的生辰八字命格强势,又或者家庭背景显赫,给孩子起个气势磅礴的名字未尝不可。
只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平平安安才是父母对孩子最朴素的祝福。
就像《诗经》里说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简简单单一个名字,诉说着父母内心最真挚的情感。
女娃取名,"仙"字需慎用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作为闺阁小姐,不仅要相夫教子,还得恪守妇道,一言一行都关乎家族声誉。
所以,女孩取名一定要典雅高洁,切忌轻佻浮躁。
在古代,"仙"是道教对修行成果的最高评价,代表着超脱尘世,不食人间烟火。
这个词用在女孩名字里,怕是要担待不起。
就像现在非要给孩子取名叫"天使"、"女神",总觉得有点尴尬。
不过,也不是绝对不能用。
唐宋时期,道教盛行,不少皇室贵族出于对道家思想的推崇,也会在女儿名字里添个"仙"字。
像唐玄宗的女儿"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宋徽宗的女儿"赵金仙"、"赵仙郎"等,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只不过,人家是皇亲国戚,有国君撑腰,又是名门正派,这"仙"字用得一点不突兀。
可是你家要是既没有显赫的家世,老爹也不信道教,贸然给女儿冠以"仙"名,怕是要被人笑话了。
当然,也有例外。
民国才女冰心,本名谢婉莹,小名宛若神仙的"仙风"。
冰心一生坎坷,几经波折,但始终淡然处世,心如止水。
或许,父母在给她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就希望女儿能不受世俗羁绊,以超脱的姿态面对人生的风雨。
从这个角度看,"仙"字也并非完全不可取,关键要看父母的心意与孩子的气质是否相符。
不同时代,流行不一样
其实,不同朝代的审美情趣也是不尽相同的。
汉代女子地位颇高,不少巾帼英雄都留下了响当当的名号。
那时候,"君"字在女性名字中颇为常见,比如卫子夫的姐姐卫长君,汉文帝的皇后窦威君,都透着一股英气逼人的气势。
你看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对李广曰:"天下女子无不缟素,倾城倾国者,无所吝惜。"
这个"倾城倾国",用在形容女子的美貌上,是何等的豪迈与潇洒!
到了唐朝,文人墨客笔下的"娘"字,专门用来形容年轻漂亮的小姑娘。
所以,公孙大娘、李虫娘这样的名字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娘"字一直沿用到清末,京剧《贵妃醉酒》里,杨贵妃就被称作"杨娘娘"。
唐朝女子名字里的"娘",不仅是对年轻貌美的赞美,更是对女性身份的一种肯定。
"贵妃娘娘"这个称呼,无疑是把杨贵妃的身份与地位推到了极致。
宋代女子不仅讲究裕如,还特别崇尚道教。
于是乎,"仙"、"真"、"玄"、"静"、"清"、"素"等字眼在闺秀小姐的名字里频频出现。
从前文提到的宋徽宗几个女儿的名字就可见一斑。
可这些玄而又玄的字眼,在当时倒也不显得突兀,反倒突显了主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
有意思的是,从汉代的"君",到唐代的"娘",再到宋代的"仙",人们对女性名字的期待,似乎在慢慢淡化女性作为个体的存在,而更多地赋予其家庭与社会属性。
或许,这也反映出不同时代女性地位的变迁。
当然了,这些只是一时之选,未必就高贵典雅。
有些家长为了标新立异,非要给女儿起个与众不同的名字,结果弄巧成拙,生造出一些莫名其妙的字来,不伦不类不说,还常常引起误会。
比如清朝有个叫"完颜富察·阿其那"的女子,此女是康熙帝的妃嫔,其名字就长得令人咋舌。
这个名字在当时读来就拗口,放在现在更是不忍直视。
起名有学问,切莫太随意
给孩子起名,既要考虑文化内涵,也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
名字是孩子在世间的第一张名片,代表着家长的期望与祝福,更映照出一个家庭的文化品位。
可现在,不少年轻人给孩子起名,总爱追逐一些网红名、梗名,生怕孩子不出众。
殊不知,太过标新立异,非但不能彰显个性,反而会惹人误会。
你看看,"奥莉"、"沐沐"、"语嫣"、"梓涵",这些年被热炒的网红名,现在提起来都有点掉价。
其实,孩子不需要多么惊世骇俗的名号,他们需要的是父母满怀慈爱的寄托。
还有一些家长图省事,东拼西凑,随便组合几个字就算完事。
更有甚者,直接拿身边的物品、动漫人物的名字来凑数,结果弄得不伦不类,缺乏内涵。
久而久之,这些充满个性的"网红"名字,也就变成了"烂大街"的代名词。
请记住,给孩子起名可不是信手拈来、随心所欲的事儿,它关乎孩子的一生。
其实,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不在于字有多生僻,读起来有多拗口,而在于寓意美好,音律优雅,便于识记。
这才是一个好名字应有的基本条件。
就拿前面提到的冰心来说吧,她的原名"谢婉莹"简单大方,寓意美好;笔名"冰心"朗朗上口,又有诗意。
无论哪个名字,都透着一股儒雅脱俗的韵味。
现代人的审美取向与古人自有不同,什么样的名字才算得体,见仁见智。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名字承载着个人在世间立足的愿景,它不仅关乎孩子的未来,更折射出你我的生活态度。
给孩子起一个好名字,不仅是父母的一片苦心,更是一门大学问。
这需要我们放下浮躁,用心去感悟生命的意义。
或许,我们找不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名字,但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人生期许。
就像泰戈尔所说:"瀑布的水逐渐被稀释成小溪,落日的余晖慢慢地黯淡下去,青春的花朵最后凋谢成果实,生命以花的形式出现,然后又以果的形式告别。"
人生就是一场轮回,生命在不断地重复与更新。
我们赋予孩子的名字,不仅仅停留在字面,更寄托着生生不息的希冀。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在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名字里,快乐地成长。
也愿新时代的父母,在给孩子起名时,能以一颗虔诚的心,去聆听内心的声音,选择一个时代感十足又不失传统美德的好名字。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