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填志愿那天,我妈盯着金融两个字两眼放光,说以后进银行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打不到。
填志愿那天,我妈盯着金融两个字两眼放光,说以后进银行坐办公室,风吹不着雨打不到。
我脑子里却闪过高中月考那张28分的数学卷子,后背一凉。
金融到底学什么?
我跑去问学长。
他说头两年全是数学:概率论、线代、微积分轮番轰炸,期末卷子上全是希腊字母,看不懂就直接挂。
有人熬夜刷题到凌晨三点,第二天醒来枕头上都是头发。
计算机那边也一样。
隔壁宿舍的小胖高考数学135,自信满满报了计科。
结果离散数学第一课就被集合论按在地上摩擦,第二周数据结构直接教他做人。
期中考试他用C++写了个链表,跑出来的结果像心电图,老师看完只回了两个字:重修。
我数学不好,但想挣钱,怎么办?
学长给我指了条路:先去蹭金融数学的选修课,感受一下真正的强度。
那节课老师上来就甩了个Black-Scholes模型,板书写了一黑板,我盯着那些偏导符号,仿佛在看外星文。
下课铃响,教室里一半人眼神涣散,另一半已经打开考研数学的网课。
后来我才明白,专业名字里的“金融”只是诱饵,后面的“数学”才是钩子。
学校官网不会告诉你,每年金融系转出的学生里,七成是因为高数挂科。
计算机系更狠,大二开学先筛掉一批写不出递归的,剩下的继续卷算法。
我妈不死心,说那学管理总不用数学吧。
我翻培养方案给她看:统计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全是数学的变形。
连市场营销都要学回归分析,不然连广告费都算不明白。
最后我报了新闻传播。
不是逃避,是认清了自己。
数学不好就别硬挤那条赛道,把别人卷死的同时也会把自己逼疯。
现在我在新媒体写稿,偶尔用Excel算个环比,够用了。
选专业这事,说白了就是认清自己几斤几两。
数学好的去金融计算机,那是如虎添翼;数学差的硬闯,就是羊入虎口。
别被专业名字骗了,课程表才是真相。
来源:敏锐雪梨5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