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两点,急诊室的灯还亮着。老王蜷缩在病床上,右手死死捂着胸口,豆大的汗珠顺着蜡黄的脸色往下淌。据老王的工友说,三天前的他还好好的,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干得正上劲时突然口吐鲜血眼前一黑晕倒在工地上,见此情景大家只能把他送到就进卫生所,到了卫生所简单的处理后,虽然
凌晨两点,急诊室的灯还亮着。老王蜷缩在病床上,右手死死捂着胸口,豆大的汗珠顺着蜡黄的脸色往下淌。据老王的工友说,三天前的他还好好的,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干得正上劲时突然口吐鲜血眼前一黑晕倒在工地上,见此情景大家只能把他送到就进卫生所,到了卫生所简单的处理后,虽然老王是醒来了,但是老王却感觉胸口异常的疼痛,恨不得将手伸进胸口把痛源揪出来。
卫生所的医生眼见这种情况在能力范围之外无法处理,所以只能建议老王尽快去上面大医院看一下。
到医院后医生根据老王的症状第一时间给他安排了胸部检查,先生做了套胸部CT顿时发现他的肺部大面积结节。随后又给他进一步做了气管镜检查、穿刺活检和PET-CT等检查,最终综合被诊断为肺癌晚期。老王说之前并没什么特殊症状,为什么这些一查就是癌症了呢?
其实像老王的这种情况在生活有不少见,实际上很多患者并非毫无征兆,只是忽视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1. 手指变形:被忽视的"生命警示灯"
家住济南的张阿姨今年刚满60岁,退休后迷上了园艺。去年秋天她发现自己的右手食指莫名肿大,指甲弯曲得像把小镰刀。"当时还笑话自己是不是得了灰指甲,谁知道竟然是肺癌前兆!"经过支气管镜检查,医生在她右肺发现了直径1.2厘米的肿瘤。
这种被称为"杵状指"的体征,实则是肺部病变的微观映射。当癌细胞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时,会刺激指端软组织异常增生。数据显示,35%-42%的肺癌患者在确诊前6个月内会出现杵状指,尤其在鳞状细胞癌患者中比例更高。若同时伴随指尖发绀、关节肿痛,应立即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
2. 肩背剧痛:来自胸膜的求救暗号
34岁的程序员小陈怎么也没想到,困扰他半年的"肩周炎"竟是肺癌作祟。每当熬夜加班时,右肩放射性疼痛就会加剧,止痛药从布洛芬升级到曲马多也收效甚微。PET-CT检查显示,肿瘤已侵犯第2、3肋骨及臂丛神经。
这种疼痛机制源于肿瘤对胸膜、肋骨或神经丛的压迫。美国癌症协会(ACS)数据显示,约2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肩背痛为首发症状。特别当疼痛具有以下特征时需警惕:夜间加重、平躺时加剧、抗炎治疗无效。
3. 下肢水肿:流动的生命危机
杭州的王女士早晨起床时发现左腿像灌了铅般沉重,按压后出现明显的凹陷性水肿。辗转多家医院的血管外科未果,直到出现咳血才确诊肺腺癌。原来肿瘤引发了下腔静脉综合征,导致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率在肺癌患者中高达13.9%,其中中央型肺癌风险更高。这种水肿往往不对称出现,伴随皮肤温度升高、浅静脉怒张等表现,D-二聚体检测可作为初步筛查指标。
4. 声音沙哑:喉咙背后的致命隐患
58岁的赵老师是高中语文教研组长,开学后声音日渐嘶哑。喉镜检查未发现声带病变,直到出现呼吸困难才揪出元凶——肿瘤压迫左侧喉返神经。这种非典型症状在肺上沟瘤患者中尤为常见,发生率可达60%。
喉返神经麻痹导致的声带固定,往往提示肿瘤已侵犯纵隔。日本呼吸器学会(JRS)指南指出,不明原因声嘶超过3周且进行性加重者,应常规进行增强CT扫描。
高危人群画像:根据2023版《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
•吸烟指数≥400年支(每日支数×烟龄)或者二手烟大于10年。
• 有恶性肿瘤病史或直系亲属肺癌史。
• 长期暴露于石棉、氡气等致癌环境。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黄金筛查方案:
低剂量螺旋CT(LDCT)是目前唯一被证实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筛查手段。美国NLST试验数据显示,该技术可使高危人群死亡率降低20%。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检查,重点关注肺门区、脊柱旁及叶间裂等隐蔽部位。
1.液体活检技术: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也可实现早期微小病灶的识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研究表明,该方法对Ⅰ期肺癌的检出率达82%,特异性达90%。
2.免疫治疗进展:
PD-1/PD-L1抑制剂将晚期肺癌五年生存率从5%提升至31.9%(KEYNOTE-024试验)。最新研究显示,新辅助免疫治疗可使部分患者实现病理完全缓解(pCR)。
1.适当补充维生素E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23年研究发现γ-生育酚(γ-生育酚就是维生素E:坚果中富含)可降低肺癌风险34%,而α-生育酚(常见于补充剂)过量反而增加风险。
2.烹饪防护新认知 国际癌症研究所最新报告指出,使用抽油烟机可使肺癌风险降低52%,关键要在开火前启动,关火后持续运转3分钟。
3.空气污染应对策略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证实,PM2.5每增加10μg/m³,肺癌风险上升9%。建议雾霾天佩戴符合GB/T 32610标准的口罩,并补充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结语:当身体发出异常信号时,它就像一部精密仪器在发出警报。与其被动等待悲剧降临,还不如主动掌握身体的疾病情况。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 中国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2021,北京)J. 中华肿瘤杂志, 2021,43(03):243-268.
2.Siegel RL, Miller KD, Fuchs HE,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2023J. CA Cancer J Clin, 2023,73(1):17-48.
3.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Aberle DR, Adams AM, et al.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J. N Engl J Med, 2011,365(5):395-409.
来源:吴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