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种睡姿,对降低老年痴呆症风险最有帮助?大脑友好睡姿是什么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16:20 1

摘要: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人担心“记性差”“词在嘴边想不起来”,再听到“老年痴呆”这四个字,心里更是咯噔一下。

我们每天都在睡觉,但很少有人认真想过一个问题:怎么睡,对大脑才是最友好的?

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多人担心“记性差”“词在嘴边想不起来”,再听到“老年痴呆”这四个字,心里更是咯噔一下。

很多人以为,大脑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睡觉的姿势,就可能悄悄改变大脑的命运。

科学家发现,侧卧睡姿,或许是对大脑最友好的姿势之一。

别小看这个姿势,它和脑脊液流动有直接关系。脑脊液是大脑的“清洁工”,清理细胞代谢后的垃圾,包括一种叫β-淀粉样蛋白的物质。它正是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一种常见类型)患者大脑里的“罪魁祸首”。

如果脑脊液流动受阻,毒性蛋白堆积几率就会上升,大脑清洁不彻底,久而久之,影响记忆、认知、反应速度。

躺着睡觉时,脑脊液的流动效率其实是会变的。研究发现,侧卧位能让脑脊液在大脑和脊髓之间流得更顺畅,相比仰卧、俯卧,清除废物的效率更高。

不仅如此,侧卧睡姿还对打鼾胃食管反流呼吸暂停等问题更友好。尤其是左侧卧,对胃部压力更小,更利于肠胃蠕动。

但也不是说,人人都适合左侧卧。心功能不好的人,就不太建议长期左侧卧,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右侧卧对于这类人群更温和一些。

睡姿这件事,不可能百分百控制。我们都知道,睡着之后,身体会不自觉地翻身、换位。没关系,关键是入睡时的姿势,只要开始是侧卧,大脑已经赢了一小步。

除了姿势,睡眠质量本身同样关键。哪怕你姿势正确,但每晚只睡五六个小时,或是睡眠断断续续,大脑清洁工作还是不够。

成年人建议每晚睡足7~9小时,而且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因为大脑的“排毒高峰”一般在深睡期,如果太晚睡,大脑根本来不及进入深层清洁模式。

在生活中,还有几个小习惯,也能悄悄帮你“养脑”:

第一,避免过度饮酒。酒精会损伤神经元,还会干扰深睡眠,影响大脑清洁效率。

第二,少吃高糖高油食物。这类食物会增加炎症反应,对神经系统伤害大。

第三,坚持运动。尤其是有节奏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游泳,能促进脑血流,提高认知灵活性。

第四,多用脑,但别过度疲劳。适度学习、阅读、社交,有助于神经连接的维持和发展。

第五,控制慢性疾病。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这些病,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影响脑血管健康,增加痴呆风险。

第六,保持社交活跃。人是群居动物,孤独会让大脑“熄火”,长期独处的人,认知衰退速度更快。

第七,要学会放松。压力过大会让皮质醇长期处于高位状态,这种激素会损伤大脑的记忆区——海马体。

说到底,大脑就像一座城市,每晚的睡眠就是它的“清道夫时间”。你给它的时间越充足、方式越科学,城市就越干净清爽,运行也就越高效。

侧卧睡姿,就像是给这座城市的清洁车开了一条最顺畅的道路。

也别把睡姿这件事看得太紧张。比起姿势,长期睡眠的规律性更重要。哪怕你是偶尔仰卧、偶尔翻身,只要每天都能保证足够的深度睡眠,大脑就有机会完成清洁和修复。

如果你已经习惯某种睡姿,不妨在枕头、床垫上下点功夫。比如选择稍硬一点的床垫,能更好支撑脊柱,让你更容易维持侧卧姿势。枕头高度适中也很重要,太高或太低都会让颈椎不适,影响入睡。

说到底,好好睡觉,是最便宜的大脑保养方式。吃再多保健品,不如每天睡够觉、姿势对、心情稳。

以前我们常说“睡觉是养身体”,但现在更应该说——睡觉,是清理大脑的黄金时间

当你每天晚上侧卧入睡时,可能都在为几十年后的记忆力打基础。这是不是很有意思?

人到中年,真正的养生不是吃什么补品,而是问自己一句话:昨晚,我睡得好不好?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 张旭,刘嘉.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0):2480-2484.

2. 王蕾,赵静.睡眠姿势对脑脊液流动模式的影响及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机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3,49(2):109-113.

3. 王晶晶,田野.阿尔茨海默病的脑脊液清除机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2,41(5):524-528.

来源:陈晨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