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精神永不褪色 家国情怀代代相传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04 19:35 7

摘要:今天是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我与91岁的父亲并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这场承载着特殊历史意义的盛大阅兵。长安街上铁甲铮铮、战机翱翔,当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奏响《松花江上》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经典曲目时,我听见

作者:上谷金山(河北怀来)

铁血精神永不褪色 家国情怀代代相传——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阅兵感怀

今天是202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我与91岁的父亲并肩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这场承载着特殊历史意义的盛大阅兵。长安街上铁甲铮铮、战机翱翔,当千余名官兵组成的联合军乐团奏响《松花江上》那些耳熟能详的抗战经典曲目时,我听见父亲喃喃自语:“是这首,就是这首……”他的手轻轻颤抖着,眼中泛起泪光。这旋律,想必勾起了他对烽火岁月、对革命先烈的深挚怀念。

父亲参加过195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5周年的那次阅兵。他属于民兵方队,队友们来自华北老解放区,是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这个方队穿着日常生活中的农村便服,头包白毛巾,成为了当时阅兵式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充分体现了当时“全民皆兵”的指导思想和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那时,装备虽简,服装朴素,但志气不减,个个精神抖擞;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心中满是保卫与建设新中国的豪情。第二年,父亲积极报名参军,成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转业后公务员退休。

今日的联合军乐团是新中国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由千余名官兵组成,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演奏。他们整体设置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前排设置80名礼号手,寓意抗战胜利80周年。此刻,看着屏幕上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的45个方队,那些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甚至是首次公开亮相的国之重器,父亲时而点头,时而轻声赞叹:“好,真好!太威武了!好震撼啊!”

当镜头掠过抗战功勋部队的旗帜,刘老庄连、雁门关伏击战英雄连、老虎团、战斗模范团,闪过年轻战士坚毅的面庞,父亲的目光久久停留。他挺直了微驼的背脊,右手无意识地捻着烟,仿佛再次回到那段峥嵘岁月。

“从昔日的‘万国牌’,到如今全部国产化的现役主战装备,”他声音哽咽,“这支军队走过的蜕变之路何其艰难!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辉煌。”

望着空中梯队涵盖的我军现役主战机型,父亲回忆起当年参加阅兵时的场景:“那年,我们也是这样昂首挺胸,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而今,91岁的父亲,依旧关注与关心军队发展与壮大,把部队“穿在心里”,把那次阅兵视为“一辈子的骄傲”。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八十载岁月流淌,中华民族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在铿锵的步履之间,必定有同一种安全感和确定感在人心中腾起。国家不会再蒙辱、人民不会再蒙难、文明不会再蒙尘。这壮阔的画面,是百年奋斗的答卷,更是万家灯火的守护。

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中国向世界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阅兵结束后,父亲仍久久注视着屏幕,眼中泪光未褪,嘴角却洋溢着欣慰的笑容。他轻声对我说:“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更没有辜负我们的期望。看到今天的一切,爸爸这辈子,值了!”

作为女儿,我见证的不仅是一位老军人、老干部对党和军队的深情,更是一颗历经烽火岁月却依然为祖国强盛而热烈跳动的心。这份穿越时代的情感,如此厚重,如此真挚。

“身为女儿,我为父亲这份深植于心的家国情怀与感恩之心点赞!父亲身上‘退役不褪色’的精神,正是老一辈军人最珍贵的品质。作为华夏儿女,我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而自豪!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骄傲!今日之中国,已如先辈所愿,国富兵强,山河无恙。我们必将继承这份精神,在新时代征程上奋力前行!”

历史的回响,从未散去。八十载岁月如歌,从《松花江上》的悲怆与呐喊,到今天阅兵场上的铿锵进行曲,这旋律穿越时空,汇聚成民族勠力同心,共同走向伟大复兴的磅礴交响。

2025年9月3日下午

责任编辑:牛义信/夏天

来源:青烟威文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