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校长张守和,为庆祝我校建校75周年,从今天开始,学校推出一期特别栏目《校史大家讲》。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校长张守和,为庆祝我校建校75周年,从今天开始,学校推出一期特别栏目《校史大家讲》。
成都七中八一学校前身为1950年3月在乐山成立的十八军子弟小学,历经七十五载春秋更迭,她既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参与者,也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亲历者,更是我们共和国由弱到强的见证者。学校传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肩负为奉献者奉献的光荣使命,矢志不渝地为党培育英才,为国锻造栋梁,在教育事业的广阔天地里,书写下一首首壮丽的史诗。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跟随孩子们的声音走进她75年的光辉岁月。
第一期:铁血筑丰碑 丹心育新苗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这里是成都七中八一学校“校史大家讲”栏目,我是主播高二五班吴联成,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铁血铸丰碑丹心育新苗》。
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碧蓝的湖泊如明珠般镶嵌在大地,清澈见底的湖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雄伟的布达拉宫,庄严的大昭寺,都让人为之惊叹。
可新中国成立前,西藏处于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95%以上的人都是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可以被任意地买卖残害,人们的平均寿命不到35.5岁,同时,西藏还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西藏地方上层分裂主义势力也在加快谋求脱离中国的步伐。
在这危急之时,毛主席审时度势,作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决策,195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八军领命出征。这是我军历史上继长征后最悲壮、最漫长、最艰苦的大行军。
十八军将士们翻越海拔六千米的雪山,趟过零下十几度的冰河,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出一条通往拉萨的进军之路;昌都战役中,他们以摧枯拉朽之势歼灭藏军主力,“以打促和”,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他们秉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决心,取得辉煌胜利,捍卫国家领土主权;面对峡谷峭壁,他们以“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豪情,在世界屋脊创下“200多个第一”的奇迹。将士们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当这些可亲可敬的将士们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进军的征程,那他们的孩子又将经历什么呢?
听众朋友们,我们下期再来解答,再见。
1950年3月7日,十八军军长张国华从乐山人民手中接过的“把国旗插在喜马拉雅山上“的锦旗。
十八军进军之路
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隆重举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的签字仪式
十八军修筑进藏路
本期嘉宾本期朗读者中国共青团团员高2023级5班团支书
2024-2025届学生会主席
多次参加并组织学校各项活动
中国共青团团员
高2023级5班团支书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妨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与我们一起讲校史。七中八一,请您来听!
来源:云乐茶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