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晚上十点,我还在群里刷到一位海淀妈妈崩溃:一年级娃写作业拖到十一点,第二天迟到,老师一句“习惯没养好”直接让她破防。
晚上十点,我还在群里刷到一位海淀妈妈崩溃:一年级娃写作业拖到十一点,第二天迟到,老师一句“习惯没养好”直接让她破防。
我盯着屏幕,心里咯噔一下——原来小学头两年才是隐形分水岭,错过就真追不上。
我娃去年刚上一年级,开学第一周书包像炸药包,课本卷子乱塞,回家找不到作业本。
我火冒三丈,后来才懂:不是孩子懒,是没人教他怎么收。
于是我俩定了个小目标:每天写完作业,自己把书本按语数外顺序码好,再放进固定夹层。
第一周他忘了三次,我忍住没吼,只在睡前陪他重新理一遍。
第二周开始,他放学进门第一件事就是掏书包整理,像启动自动程序。
现在二年级,老师发通知都夸他桌面最整齐。
睡觉也是硬仗。
之前他九点还在客厅蹦迪,我硬把全家灯全关,留一盏小夜灯,陪他躺床上听五分钟故事。
头两天他翻来覆去,第三天八点五十就打哈欠。
生物钟一旦卡上点,后面根本不用催,到点就困。
吃饭更别提,青椒一上桌他就皱眉。
我没劝,只把青椒切得比指甲盖还小,混进鸡蛋里。
他吃第一口没发现,第二口自己说“今天的蛋好香”。
现在他敢夹整片青椒,虽然还是皱鼻子,但会咽下去。
学习习惯我走了个捷径:每天放学路上玩“小老师”游戏。
他当小老师,把今天学的拼音讲给我听,讲错了我假装不会,让他翻书找答案。
回到家,预习只用十分钟,因为他路上已经过了一遍脑子。
最意外的是家务。
我让他负责给绿萝浇水,一开始水漫金山,淹死两盆。
我没换花,只带他去买新苗,告诉他“植物也会疼”。
现在他浇水前先摸土,干一点才浇,顺便记录叶子颜色。
老师布置观察日记,他直接写“我的绿萝今天长了两片新叶”,图文并茂,全班最高分。
回头看,这些变化没靠吼,也没报班,就是把大目标拆成每天一分钟的小动作。
动作重复够多,大脑自动修成高速公路,后面想改都难。
所以,别等三年级才抓狂。
一年级第一个月就把睡觉、收书包、讲今天学了啥三件事钉死,后面省下的不是时间,是亲子的命。
来源:俊俏橙子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