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书法“活”了!看当代艺术家如何“玩转”古文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9 22:28 2

摘要:3月29日上午10点,“全国简帛书法艺术展”在美仑美术馆开幕,共展出123件来自全国书家的简帛书法作品,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简帛书写风格,展现了简帛书法艺术的艺术特性和人文精神。

3月29日上午10点,“全国简帛书法艺术展”在美仑美术馆开幕,共展出123件来自全国书家的简帛书法作品,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简帛书写风格,展现了简帛书法艺术的艺术特性和人文精神。

△开幕式合影

本次展览在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下,由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办公室、湖南美术出版社联合主办,由美仑美术馆承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简帛书法艺术的研究与传播,彰显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意义。

△观众观展

简帛的出土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的生动见证。从甘肃简牍博物馆藏的秦汉简牍、从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十八种》与木牍家书、在湖南里耶秦简与走马楼吴简、安徽阜阳汉简载录的《诗经》《周易》等典籍,以及与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这些跨越千年的简帛墨痕,既串联起陇原丝路、荆楚洞庭、齐鲁琅琊等地的文化根脉,更以文字载体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观众观展

湖南是简牍大省。自长沙子弹库楚帛书惊世出土之后,马王堆汉简、里耶秦简、走马楼吴简、郴州西晋简等重大考古发现不断涌现。从战国到三国两晋时期,湖南地区出土的简牍几乎涵盖了整个使用简牍的时代。20余万枚简牍出土,堪称书法宝库,尽显简帛文明的东方美学与湖湘气韵。同时,近年来,湖南通过“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已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中国简帛书法艺术大系》与《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的编撰工作稳步推进,为我国简帛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面对新时代文化使命,我们更需以简帛为媒,构建书法体系,推动“传统与创新共生”。

△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湖南省书协副主席倪文华先生主持开幕式

湖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湖南省书协副主席倪文华表示,本次展览突破简单临摹,以“出土新材料与艺术互证”理念重构书法美学。从战国帛书的浪漫笔触到秦汉简牍的率性用笔,每一幅作品都是对“传统与创新共生”的生动注解。这正是“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工程”的核心追求:构建中国简帛书法体系,剖析简帛书法的艺术特性和人文精神,清晰完整地展现书法演变的脉络特征,为中华现代文明打上书法艺术印记。

近年来,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与湖南大学、湖南博物院、长沙简牍博物馆等研究机构与有关单位密切合作,在简帛书法艺术的研究与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出版了大量有关简牍的著作。即将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简帛书法大系》(十五卷)也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展览正是多方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易言者先生致辞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易言者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内容建设,推出更多简帛书法精品出版物;二是加强技术创新,探索简帛数字化保护新路径;三是推动跨界融合,构建简帛书法艺术传播新生态。

△展厅

据统计,自2024年10月征稿以来,本次展览共收到海内外1259件投稿作品,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及马来西亚、文莱等海外地区,来稿书家横跨老中青三代,年龄跨度达76岁。其中从投稿省份来看,湖南以286件作品居首,山东、广东、河南、江苏各省来稿数量也极为可观。此外,台湾省、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作者及海外华人亦踊跃参与,彰显简帛书法的独特气韵与深远影响力。经评委会严格遴选,123件作品脱颖而出,17件获评优秀,它们或承楚简之奇崛,或融汉隶之雄浑,展现了当代书家“意取形外”的创作智慧。

以简帛书法为媒介,本次展览通过取法提炼和审美思考,探索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当代表达,展现了鲜明的文化主体意识。湖南作为简帛文物出土大省,也是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的重镇,举办此次展览不仅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感受简帛书法独特韵味的机会,也为简帛书法艺术的研究和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览将持续至5月4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潇湘晨报记者刘婷

来源:潇湘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