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区龙翔街道党建引领“志愿红” 基层治理零距离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9 20:54 1

摘要:五华区龙翔街道坚持以深化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的突破口,以党建为引领、志愿服务为触角和抓手,全力打造“党建+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治理人才等志愿服务人员作用,推动“志愿红”融入基层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五华区龙翔街道坚持以深化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基层治理的突破口,以党建为引领、志愿服务为触角和抓手,全力打造“党建+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和治理人才等志愿服务人员作用,推动“志愿红”融入基层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强化党建引领,志愿队伍“实起来”

龙翔街道强化党建核心作用,将志愿服务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探索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助力的“党建+网格+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模式,建立以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网格为枢纽、全社区共同参与的志愿服务队伍。

动员7家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制”委员单位党员与社区党员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风尚。健全志愿服务支持保障体系,鼓励采取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等方式,完善礼遇回馈和信用激励机制;真实、准确做好志愿服务信息记录、证明出具。成立“老姐妹帮扶团”、“唤‘新’小哥志愿服务队”、“红袖标”志愿队、“五老”青少年帮扶团等10支不同类型的志愿者队伍,围绕环境整治、助老助残、青少年辅导等领域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开展200余场,将治理“温度”传递到每个角落。

整合资源优势,社区服务“暖起来”

采取走访调研、访谈交流等方式,深入各社区、行业协会商会、“两企三新”,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和期望,将志愿服务内容与社会热点、群众需求紧密结合,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确保志愿服务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指导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队伍设计符合群众需求、贴近群众需要的志愿服务内容。结合街道实际,建强政府志愿队、社会组织、群众自组织、社区志愿者四类服务团队,实现服务好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焦“特殊群体”,引进葡萄树公益社工组织开展资源整合互助,实现“爱见社区•精康融合”项目落地,帮扶残障家庭4户,与爱心组织联动为10户特殊困难人员家庭提供为期一年的上门按摩理疗、家政服务等公益帮扶。聚焦“一老”,“老姐妹帮扶团”植根社区、着眼邻里,开展传统文娱活动6次,帮扶活动近300场次,帮扶辖区老人1400余人。聚焦“基层治理”,创新尝试开展“友好街区观察员”志愿模式,“新就业”群体志愿者将日常配送工作与社会面巡查相结合,通过“随手拍”和网格微信群等向社区反馈小区环境、居民求助、飞线充电、停车管理等问题100余条。

深化帮扶机制,治理水平“提起来”

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把满足需求与引领需求结合起来,丰富供给内容,优化服务方式,开展扶弱助残、文化惠民、邻里守望、平安建设等17类志愿服务。目前,龙翔街道在册共有基层治理人才115名,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法律咨询、健康讲座、爱心义剪等多样化的服务80余场,开展16个个案服务、563次小组活动。

建立“社工站+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模式,鼓励社会组织、社区治理人才结合自身优势,策划实施志愿服务项目,打造“红星集结”“文创红菱聚乡情”等优质项目,团队不仅开展文化传播、慰藉陪伴等系列公益活动,还自主孵化出军嫂服务队、社区花灯队等6支志愿队伍,形成社区公益共同体良性互动,实现居民自组织从“自益”转为“他益”,进而成为“公益”的格局。

全媒体记者:佟薇

编辑:贺靖

审核:赵茜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来源:都市时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