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席VS零权力:德国选择党作“困兽斗”,或引爆欧洲民主红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29 20:52 1

摘要:柏林国会大厦穹顶的玻璃折射出诡异的光影。当新一届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选举尘埃落定时,152个议席在手的德国选择党(AfD)遭遇了戏剧性一幕——这个议会第二大党竟在五轮投票中颗粒无收,连象征性职位都未能染指。党主席魏德尔攥紧的拳头重重砸在桌面上,这位素以理性形象示

柏林国会大厦穹顶的玻璃折射出诡异的光影。当新一届德国联邦议院副议长选举尘埃落定时,152个议席在手的德国选择党(AfD)遭遇了戏剧性一幕——这个议会第二大党竟在五轮投票中颗粒无收,连象征性职位都未能染指。党主席魏德尔攥紧的拳头重重砸在桌面上,这位素以理性形象示人的女政客罕见失态,怒吼声穿透了议会的穹顶:"这不是民主!这是政治谋杀!"

这场看似荒诞的政治戏码背后,折射出德国政坛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的撕裂。选择党以20.8%的得票率创下历史新高,却在权力分配环节被五党联合构筑的"防火墙"彻底封杀。社民党、基民盟、绿党、自民党乃至左翼党在副议长选举中展现出惊人的默契,宁愿将职位分配给得票率仅4.9%的自民党,也要把152席的庞然大物锁在权力核心之外。这种"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政治决绝,暴露出德国主流政坛对极右翼的深度恐惧。

选择党的崛起本是一面照妖镜。该党在东部五州全面碾压传统大党,萨克森州的37.3%得票率、图林根州38.6%的惊人支持,揭示出统一三十余年的德国仍深陷东西裂痕。那些将选票投给选择党的680万选民,与其说是拥抱极右翼,不如说是对主流政党移民政策失败、经济治理失能的绝望抗议。在勃兰登堡州钢铁厂关闭的烟囱下,在莱比锡失业者排起的长队中,选择党"关闭边境、驱逐移民"的极端口号,反而成了底层民众眼中的救命稻草。

但柏林的政治精英们显然不打算给抗议者任何议价筹码。当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在胜选演讲中高呼"绝不允许纳粹幽灵重回德国",当社民党秘书长米尔施公开宣称"与选择党合作就是背叛宪法",这道从默克尔时代延续至今的"政治防火墙",已然从道德准则升级为生存策略。主流政党深知,任何形式的合作都会瓦解防火墙的正当性,让选择党获得"洗白"机会。

德国独特的5%议会门槛制度,本是为防范政治碎片化设计的保险栓,如今却成为绞杀异见者的利器。选择党虽然突破门槛,却在委员会分配、议程设置等环节遭遇系统性排斥。这种"合法化歧视"制造出荒诞场景:拥有152个议席的第二大党,在预算委员会仅获2个席位;其提出的移民法案即便获得30%议员联署,也会被执政联盟的技术性拖延战术消解。

这种制度性窒息正在制造新的民主危机。当20%选民的选择在议会沦为"沉默的大多数",当东德地区的政治诉求被系统性地边缘化,被压抑的民怨可能以更危险的方式爆发。选择党议员玛丽娜·魏德曼在辩论中的咆哮颇具象征意义:"你们可以封杀我们的职位,但封不住东德人的怒火!"这种情绪,正在德累斯顿的街头示威和埃尔福特的极端主义集会上找到宣泄口。

德国的政治困局恰是欧洲极右浪潮的缩影。在法国、意大利、瑞典,极右政党同样遭遇主流政党的"防疫式"围堵。但这种策略正在显现反噬效应——当选择党在社交媒体发起被噤声的百万选民话题,24小时内就获得230万次互动;其YouTube频道订阅量突破百万,成为德国最活跃的政治账号。防火墙越是密不透风,极右翼的悲情叙事就越具蛊惑力。

柏林洪堡大学政治学教授施耐德指出:"德国正在用19世纪的政治工具应对21世纪的民粹挑战。"当数字化传播消解了传统媒体的信息垄断,当经济全球化撕裂了社会共识,单纯依靠政治隔离已难以遏制极端思潮。选择党在TikTok上那条"被偷走的民主"短视频,用3D动画将议会比作中世纪城堡,已获得破亿播放量——这提醒我们,新时代的政治战争早已突破柏林国会大厦的围墙。

在这个春寒料峭的三月,魏德尔办公室的灯光彻夜未熄。152个议席像152把双刃剑,既赋予选择党前所未有的政治权重,也将其钉死在"民主贱民"的耻辱柱上。当东德火车站的移民冲突再次登上头条,当鲁尔区的工厂又传出裁员消息,这道用制度与默契构筑的防火墙,究竟能阻挡民意的海啸多久?德国政治精英们给出的答案,或许就藏在副议长选举时那五张意味深长的弃权票中。

来源:长浅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