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林:霍氏家训成为明清各大家族效仿的范式|霍氏家庙500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9 20:53 1

摘要: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佛山明清家风家训研究》的作者黄庆林,分享了她对于霍氏家训的理解,并赞扬其在巩固家族文化、推动地区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3月29日下午,作为佛山石头霍氏家庙建祠伍佰年盛典的重要环节,石头霍氏家庙500春秋文化沙龙在椿林霍公祠举办。

沙龙活动现场。

现场,来自广佛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霍韬的礼义精神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解读霍氏家族的礼义传承与精神内涵。

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佛山明清家风家训研究》的作者黄庆林,分享了她对于霍氏家训的理解,并赞扬其在巩固家族文化、推动地区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

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纲要教研室主任,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佛山明清家风家训研究》的作者黄庆林,分享对霍氏家训的理解。

霍氏家训出自明代南海县石头乡(今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石头村)霍韬之手,也被称为《霍渭厓家训》,分为《前编》和《续编》。其中,《前编》初稿创作于明正德二年(1507年),明嘉靖八年(1529年)仲冬删润成书,侧重于家族管理规范;《续编》则是霍韬搜集适用于教育子弟的前人往行、格言、先德等内容编著而成,重在训导深化伦理认同。

黄庆林在编撰佛山历史文化丛书《佛山明清家风家训研究》一书时,就曾重点提及霍氏家训。她认为,霍氏家训将制度约束和精神教化结合为一体,从单独的宗族成员教育演变成一套完整的治家体系,也更好地传承了家族文化精神。

“霍氏家训不仅给霍氏家族成员带来重大影响,使得500年来家族内培养了非常多的人才,包括科举入仕的子弟、各种忠义之士,也使得各大家族纷纷学习、借鉴、效仿,为推动地区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黄庆林说,霍氏家训推出后,方献夫、李待问等家族纷纷学习效仿。霍韬还于嘉靖十五年(1536年)冬在南京应郑氏、卞氏之请,把《家训》授予他们作为治家之用。

此外,霍韬建立的石头书院和四峰书院,也为推动地区教育起到重要作用。“霍韬当年建设四峰书院,起先是为了满足培养家族子弟的需要,却吸引了岭南地区等国内多个地区远道而来学习的人们。同时,在传道的过程中,还把霍氏家庭的家族管理、家族文化通过书院的方式传播出去。”黄庆林说。

文字|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霍泳欣

图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春、符诗贺、王伟楠

来源:佛山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