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隋唐演义》里,靠山王杨林是个让人又恨又敬的角色。作为隋朝的 “擎天白玉柱”,他手持囚龙棒,年过七旬还在四明山死磕十八路反王,最终被罗成用回马枪挑杀。但很少有人想过:这位老王爷年轻时有多猛?能在隋唐十八条好汉里排第几?他那身本事,又是跟谁学的?
《隋唐演义》里,靠山王杨林是个让人又恨又敬的角色。作为隋朝的 “擎天白玉柱”,他手持囚龙棒,年过七旬还在四明山死磕十八路反王,最终被罗成用回马枪挑杀。但很少有人想过:这位老王爷年轻时有多猛?能在隋唐十八条好汉里排第几?他那身本事,又是跟谁学的?
原著虽没明说杨林的师父,但从他的兵器 “囚龙棒” 和枪法路数,能扒出蛛丝马迹。杨林是北周降将,而北周前身是西魏,与北齐长期对峙。北齐有位枪棒宗师叫 “秦彝”(秦琼的父亲),但两人是死对头;真正可能教过杨林的,是北齐名将段韶。
段韶是北齐 “三杰” 之一,善使双棒,枪法狠辣,曾以少胜多击败北周大军。杨林的囚龙棒法里,有几招 “锁喉棒”“翻江倒海”,与段韶的 “霸王双棒” 路数高度相似。更关键的是,杨林年轻时曾在北齐边境服役,而段韶晚年恰在那里驻守 —— 极有可能是段韶看中杨林的狠劲,传了他半套棒法和战场谋略。
可惜段韶死后,北齐被北周所灭,杨林带着这身本事降了北周,后来成了隋朝的开国功臣。他的棒法里,既有北齐的刚猛,又融入了北周的沉稳,这才有了后来 “囚龙棒震瓦岗” 的威名。
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名,基本按 “巅峰战力” 算:李元霸第一,宇文成都第二,裴元庆第三,雄阔海第四…… 但这排名有个 bug:杨林上榜时已年过七旬,巅峰期早就过了。若回到他 30 岁时,实力绝对能往前冲!
唯一比不过的,只有李元霸那非人的神力。但李元霸是 “bug 级” 存在,不算正常人类 —— 所以年轻时的杨林,稳稳压过裴元庆,能排第三,甚至能跟宇文成都拼个五五开!
杨林最憋屈的一战,就是被罗成用回马枪挑杀。很多人觉得他老了不行了,但细看原著会发现:他不是输在武力,是输在了 “不想赢”。
那时隋朝已亡,杨林守着扬州城,明知大势已去,却还摆下 “玉玺会”,想把十八路反王骗来一网打尽。这哪是打仗?分明是抱着 “殉国” 的心思在拼命。对战罗成时,他的囚龙棒本有机会砸中罗成,却故意慢了半拍 ——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活了七十岁,护了大隋一辈子,够了。”
年轻时的杨林,为了功名可以拼命;老了的他,却只想为隋朝 “体面地死”。这种心态上的松动,比年龄更能削弱战力。罗成赢的,其实是一个 “不想再打的” 杨林。
杨林这一生,挺像个 “悲剧英雄”。他本事够硬,对隋朝够忠诚,却生在了王朝覆灭的前夜。年轻时能硬刚各路猛将,老了却要看着自己守护的王朝被推翻。若他年轻时跳槽到瓦岗寨,未必比秦琼差;若生在唐朝,说不定能成 “开国功勋”。
但历史没有如果。就像他临死前对罗成说的:“我输了,但隋朝的骨气没输。” 这种狠劲,不管站在哪边,都值得让人敬三分。
互动话题:你觉得年轻时的杨林,能打过宇文成都吗?
来源:凤凰城百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