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处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竟是“凶宅”? 父亲在此丧命 儿子在此疗伤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02 20:08 1

摘要:“南阳有个王府山,扒扒扠扠挨住天。”这句顺口溜里,“扒扠”一词不只是南阳土语,它出自元代戏曲《古今杂剧·十探子》(“不知你从那里扒扠将来”)。该词由“扒”和“扠”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其中“扒”指用工具刨挖或聚拢,“扠”强调用叉状工具做动作。在这里表示假山石聚拢之

“南阳有个王府山,扒扒扠扠挨住天。”这句顺口溜里,“扒扠”一词不只是南阳土语,它出自元代戏曲《古今杂剧·十探子》(“不知你从那里扒扠将来”)。该词由“扒”和“扠”两个动作组合而成,其中“扒”指用工具刨挖或聚拢,“扠”强调用叉状工具做动作。在这里表示假山石聚拢之意。 ‌

王府山是座人造假山。建于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此山高18米,约有6层楼高。解放前应该是南阳最高的建筑了。“扒扒扠扠”的王府山周围,聚拢的故居和故事不少。

在王府山斜对面,共和街上有一处旧宅,大门旁的牌子《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嘉谋故居》,显示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张嘉谋是清末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史志专家和社会名流。

张嘉谋

2016年,张的故居被列入南阳市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6月,据《南阳新闻联播》报道,南阳市启动整修张嘉谋故居。

大约80年前,年少的邓明金曾经在张家谋的宅子里住过。门前的王府山,邓明金更是无数次爬过,在落日的余晖里,他站在山顶的亭子中,俯瞰远近的南阳城家家炊烟升起。那么,邓明金为什么会住在张嘉谋的旧宅里?

据曾住在旧宅对面的南阳市民周瑞堂(1910年生人)回忆,他家和邓明金家住对门。邓明金的父亲名叫邓献平,是张嘉谋的一个佃户,但是邓献平给张种地的时间很少,因为他会机械维修加工技术,如果想在城里干就干几天,如不想干就回农村去干几天。1940年,邓献平来市内做生意,住的房子是地主张嘉谋的。邓献平来市内做生意之外,还有个任务,就是给张嘉谋代看这片宅子。这片宅子的一部分由邓献平经手赁给一个名叫朱海宽的。朱是土匪出身,家住南召县小李清店。从此以后邓献平当上了二房东。因为朱海宽不务正业,好逸恶劳,经常连房租也交不上,邓献平跟他经常吵架。

在1940年,邓献平在江西馆口(当时南阳城一处地名)开了个修理缝纫机、织袜子机门市部,名为“邓献平铁工厂”。后来生意做大了,还雇有两个学徒。1944年农历二月,日军第二次侵犯南阳。当时,南阳城的市民大都躲到城外乡下“跑老日”了。邓献平的家人和两个学徒也走了。

但是邓献平和朱海宽没有跑。二人未跑各有原因,邓献平是为了把自己的门看好,朱海宽则是想趁机捞一把物资,大发横财。这期间,朱海宽盗取大批布匹物资,邓献平见了眼红不已,就以二房东的身份,想从中分一些赃物充作房租。但朱不肯给他,邓献平就到处宣扬朱的偷盗行为。朱海宽怀恨在心,起了杀心。在1944年农历四、五月份一个炎热的夜晚,趁邓献平在家烧锅之机,朱海宽从背后把邓扳倒,用准备好的弹花弦将邓的脖子缚在门槛上勒死。

邓献平铁工厂雇有徒弟二人,每天收入合现币约7-8元。解放前的学徒一般没工资,管吃住,有时掌柜发点零花钱。但是掌柜邓献平不给工人发工资,所得全部肥己。学徒李广林回忆,“工厂的收入全落在(邓献平)手里,向外放账,听说是放给范城(樊城),也不知道放给谁,多少钱也不知道。……在31年年成(1942年河南大旱)时,(邓献平)他当四亩地,不知道啥庄。其余的钱在当时估计能买地100亩(因年成时地便宜)。……1944年4月份,日本人在南阳时邓献平被朱克宽(朱海宽)勒死后,钱全瞎了。”

此前,朱海宽已经变卖了赃物,他把邓暗害后,就逃到外地去了。

邓明金是邓献平的二儿子,1930年出生。父亲被害后,张嘉谋的宅子门前系起白布,抬出一口棺材,14岁的邓明金和家人哭着办理了后事。

白云飘过,王府山依旧矗立在门外。抹去眼泪,生活还要继续。

邓明金开始在父亲留下的邓献平铁工厂工作了。从1944年到1946年,他在这里学修缝纫机、当钳工,一直住在张嘉谋的宅子里。

1946-1947年,大约是自家的铁工厂关门了,邓明金就到新野大兴铁工厂当工人。

1948年,战事日紧。国民党十三绥靖区在全区各县收编民团,抓丁拉伕。年满18岁的邓明金也被抓壮丁。

据和他一起被抓壮丁的郭森讲:“(刚开始)在南阳市团管区,于3月到4月间交到伪第九师七十六旅特务连当兵。在当兵期间任务全是终日出操,除出操外,共跟旅去盆窑、靳岗,与解放军作战两次。去唐河夏凹(洼)接(劫)武器一次。”盆窑那次战斗,应该是宛东战役。1948年5月24日,为掩护华东野战军主力渡黄河参战,中原野战军在南阳以东地区发起宛东战役,并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法。5月25日至6月3日,中原野战军主力与华东野战军一部歼灭国民党军张轸兵团一部,并在漯河以南地区阻歼胡琏兵团一部。此次战役共歼国民党军1.2万余人。邓明金之后没有详细提及这次战败的情况。

据周瑞堂回忆:“(邓明金)抓(丁)去了以后,就在王凌云的左营内边当伪军(部队就住在现在(1966年)的县报社院内)” 。由于国民党军军纪不严,周瑞堂印象里,“因为我和他们是对门,我总是见(邓明金)他穿着军装,背着枪回来。”

1948年7月,邓明金在刘村镇战斗中受伤,回来后在张嘉谋的宅子里,还有他姐家养伤。这次应该没伤到骨头,一个多月就好得差不多了。所以在9月份,邓明金替换其哥哥邓明贺,被抓丁到驻卧龙岗的十五军第三营当兵。没几天,“香饽饽”邓明金又被七十六旅警卫连抓回。11月,邓明金挥手告别住在张嘉谋宅子里的家人,随王凌云南逃到湖北。一路辗转宜昌、枝江、潜江,最后到四川成都灌县。1949年11月,邓明金所在部队在灌县起义。1950年3月,邓明金回到南阳。

时移世易,王府山还以老样子,只是附近有了些变化。

居民周瑞堂开的轧面铺已经不干了,他开始去商店上班。在他家对门,已经看不见邓家的几个“娃子”进进出出——张嘉谋的旧宅被收回挪作他用了。

这座老宅,本来就不是邓家的宅院,宅子里上演的贪、嗔、痴、喜、怒、哀、乐的故事也告一段落。

这次,邓明金回到老家白庄,跟着叔叔种田了。

(未完待续)

本文据邓明金(主人公化名)的

《交待材料(正卷)》(南阳拖拉机配件厂革委会;1970年元月制)

《证明材料(正卷)》(南阳拖拉机配件厂革委会;1970年元月制)

《整理材料(正卷)》(南阳拖拉机配件厂革委会;1970年元月制)

《整理材料(付卷)》(南阳拖拉机配件厂革委会;1970年元月制)

及《南阳地区志》

来源:豫见像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