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抗战精神 践行检察担当 | 九三阅兵观后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5 11:34 1

摘要: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阎良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集体观看了阅兵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观看结束后,干警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感悟。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阎良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集体观看了阅兵直播,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观看结束后,干警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下面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感悟。

办公室 乔梦丹

心得体会

此次阅兵集中展示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就。这一切庄严宣示:中国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力量遏制战争和威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我们珍爱和平,但绝不畏惧任何挑战;我们坚持和平发展,但绝不以牺牲核心利益为代价。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国际社会携手并肩、共同奋斗的典范。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段历史雄辩地证明,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前,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团结与合作是克服危机、赢得胜利的最有力武器。这一宝贵经验对于当今世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就没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更没有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力量之源,在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检察工作同样如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们在办案中要时刻怀有为民情怀,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个“小案”,无论是邻里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还是关乎民生民利的公益诉讼案件,都要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人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们要高度重视群众信访工作,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依法妥善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积极落实司法救助政策,对因案致贫、因案增困的被害人及其家庭及时伸出援手,传递司法的温度。这正是在履行新时代“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检察干警,要更好地服务人民、提升履职能力,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实现全方位的升华。首先要筑牢政治忠诚,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践行司法为民的根本宗旨。其次要持续深化业务学习,不断拓展检察知识,成为复合型人才,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赋能法律监督,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

我们要强化法律监督职能,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努力让公平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更高水平的履职能力,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坚实的检察力量,共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第一检察部 崔晨曦

传承抗战精神

践行检察担当

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阅兵画面在屏幕上展开,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像汹涌的浪潮般一次次撞击着我的内心,让我心潮澎湃,久久无法平静。

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在微风中烈烈飘扬。受阅部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每一声落脚都像是时代的强音。他们身姿挺拔如松,眼神坚定如炬,仿佛在用无声的语言向世界宣告——今日之中国,有足够的实力捍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有能力守护亿万人民的安宁生活。

阅兵式上,各类先进武器装备的亮相,更让我直观感受到了国家国防实力的飞跃。这些国之重器,是科技进步的结晶,是国家强大的象征,更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实后盾,让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多话语权。但我也深深明白,真正的安全从来不是“穷兵黩武”,而是“以武止戈”——就像80年前,我们拿起武器抗争,不是为了挑起战争,而是为了守护家园、赢得和平;如今我们发展国防力量,也不是为了称霸,而是为了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回望那段14年的浴血奋战史,中华大地满目疮痍,中国人民曾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南京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害;“三光政策”下,无数村庄化为焦土,百姓流离失所;细菌战留下的伤痛,至今还在一些幸存者身上延续……这些罪行,罄竹难书,永远刻在民族的记忆里。但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屈服过,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

作为一名新时代刑事检察干警,这份震撼与感动,早已化作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虽未亲历战火,但捍卫和平的接力棒已交到手中——那就是在每一次案件审查中坚守正义底线,在每一次法律监督中守护法治尊严。我将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标尺,把阅兵场上的昂扬斗志,融入司法办案的每一个细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份检察文书、每一次司法互动中,都能感受到法治的温度与力量,用忠诚与担当守护好这用无数先烈热血换来的和平盛世,让五星红旗永远在法治晴空下高高飘扬!

第二检察部 郝仕诚

铁流映正义

从9.3阅兵看检察官的法治守护使命

当战机的轰鸣划破天际,当铁流的步伐震撼大地,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民族自豪感,更有一份沉甸甸的法治守护者的责任与思考。受阅部队展示的不仅是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是一种国家意志的庄严宣告——一个强大而法治的国家,必然有一支忠诚而专业的司法力量作为后盾。战车与法典,看似遥远实则紧密相连;正义与和平,看似抽象实则具体而微。这场阅兵于我而言,已超越了一场视觉盛宴,它成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受阅方阵那铿锵有力的步伐,整齐划一的队形,展现的是极致的管理与协调艺术。这令我联想到司法工作的精密性与协同性。检察官的日常工作何尝不是一种“司法阅兵”?每一起案件的办理,都需要侦查、取证、审查、公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每一个司法决定的作出,都需要事实、证据、法律条款的精准匹配。军队追求的是“零误差”的作战能力,司法追求的是“零差错”的公平正义。当我看到装备方队那严整的阵列,我不禁思考:我们的司法体系是否也能达到如此的协调与精准?我们的检察工作是否也能做到每个环节都严密无缝?这种对比反思,不是简单的类比,而是对司法专业主义的极致追求。

阅兵式上展示的武器装备,无一不是自主创新的成果。这令我想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同样需要创新精神。法律不是僵化的教条,司法不是机械地适用。面对新型犯罪、新型社会关系、新型法治需求,检察官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当具备法治创新意识。在恪守法治原则的前提下,我们需要创新办案机制,优化司法服务,完善监督方式。正如国防现代化需要自主创新,法治现代化也需要我们结合中国国情、时代特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检察工作新路径、新方法。这种创新不是对法治原则的背离,而是对法治生命的充实与延展。

空中梯队呼啸而过,展示的是科技强军的巨大成就。这令我联想到科技赋能检察工作的时代课题。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科技正在重塑司法形态。电子证据的固定与审查、远程庭审的开展、检察办案系统的优化,无不体现着科技与司法的深度融合。正如现代战争不再是单纯的人力比拼,现代司法也不再是传统的“纸面作业”。在这场科技革命中,检察官必须保持学习的态度、开放的心态,主动拥抱 technological changes,让科技成为提升司法质效的“新质生产力”。唯有如此,才能让正义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优质量得以实现。

最令我感动的,是受阅官兵眼中那种坚毅而清澈的眼神——那是一种对使命的忠诚、对职责的担当。这种眼神,我们应当在每一位检察官眼中同样看到。司法工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检察官是这道防线的“守门人”。我们必须具备同样的政治忠诚、同样的专业精神、同样的责任担当。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在压力面前不退缩,在困难面前不放弃,始终保持对法治的信仰、对公正的追求、对人民的忠诚。这种精神上的共鸣,是阅兵式给予我的最宝贵馈赠。

九三阅兵,既是对历史的纪念,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作为检察官,我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前进的方向。强大的国防力量需要强大的法治保障作为后盾,而法治的权威需要专业的司法力量来维护。我们办理的每一起案件,作出的每一份决定,都是法治大厦的一块砖石,都是国家安全的一道屏障。阅兵式终会结束,但检察官的“阅兵”永远在进行——在法庭上的每一次举证质证,在案卷前的每一次审阅批注,在监督中的每一次调查核实,都是我们对法治信仰的宣誓,对职责使命的践行。战车会退役,武器会更新,但正义的价值永恒;军装会换季,人员会更替,但守护的职责不变。我将带着这份感悟回到检察工作岗位,让阅兵带给我的思考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让震撼人心的场景沉淀为恪尽职守的信念。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征程中,每一位检察官都应当成为“法治阅兵式”上的一名优秀“士兵”,以专业与忠诚向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的司法答卷,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检察力量。

第三检察部 刘子凡

以史为鉴

照亮和平之路

八十年光阴流转,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记忆永不褪色。站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回望,那场关乎人类命运的伟大胜利依然如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矗立在民族记忆与世界历史的交汇处,持续叩击着后来者的心灵。抗战胜利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凯旋,更是人类正义力量的伟大胜利,其深意远超胜利本身,凝结为一部沉甸甸的教科书。

这部教科书教会我们坚韧。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巨大的牺牲与不屈的意志,顶住了侵略者的铁蹄。十四载浴血奋战,三千五百万军民用生命诠释了何为“一寸山河一寸血”。这种在绝境中迸发的民族韧性,是历史馈赠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胜利的荣光更源于团结的力量。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汇聚起四万万同胞的磅礴之力;在世界,不同制度、不同信仰的国家,结成最广泛的反法西斯同盟。历史清晰地昭示:分裂则弱,团结则强。面对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挑战,唯有超越分歧,携手合作,方能守护共同的福祉。这份跨越国界的守望相助,是八十年前胜利的基石,亦是今日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根本之道。

历史的记忆并非只为颂扬荣光,更深的意义在于警示未来。战争的惨烈代价——无数生命的消逝、文明的浩劫,无时无刻不在告诫我们: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我们必须永葆警惕,坚决防止任何形式的战争罪责被淡化、历史被歪曲,让正义的天平永不倾斜。

抗战先烈们以血肉之躯捍卫国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展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作为检察人员,这种忠诚就体现在检察工作中,就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绝对忠诚,是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坚定信念。每一起案件的办理、每一项监督的开展,都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抗战先烈那般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复杂司法环境中坚守原则,在诱惑干扰面前保持清醒,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守护者。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对历史的深刻回望,最终指向未来。八十载后的今天,我们缅怀英烈,珍视和平,更肩负着开创未来的责任。让纪念的钟声长鸣于心,愿历史的火炬照亮前程。让我们传承历史蕴含的精神力量,肩负起检察使命,既回望历史汲取智慧,更面向未来勇于创新,以法治之力守护正义,以检察之为服务人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共同书写远离战火、共享繁荣的明天。

政治部 马 华

观九三阅兵式有感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怀着无比激动和自豪的心情通过直播观看了阅兵式,内心深受震撼。

当阅兵式拉开帷幕,嘹亮的国歌激昂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敬意。通过直播,我目睹了中国军人以整齐划一的步伐、英姿飒爽的姿态走过天安门广场,他们眼神中的坚毅与自信,仿佛汇聚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直击人心。此次阅兵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那些先进的武器装备。新一代预警机、舰载机等代表现代战争形态的装备体系化呈现,一批高超声速、战略导弹等先进装备、国之重器集中亮相,陆、海、空系列无人智能和反无人装备以及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闪亮登场,这些装备不仅展示了我国国防工业的最新成果,更彰显了我国国防实力的不断提升。看着这些完全由国产主战装备组成的钢铁洪流,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我国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

阅兵式,不仅是我国国防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抗战精神的有力传承与弘扬。80年前,中国人民历经14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如今,我们以阅兵式这一庄重形式,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崭新活力 。

同时,此次阅兵也是中国向世界发出的和平宣言。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阅兵式上展示的强大实力,是中国维护和平的坚实后盾,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愿与各国携手共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

九三阅兵的壮阔场景虽已定格在记忆深处,但其带来的震撼与感动,却如烙印般深深镌刻在心中。这场盛典不仅让我真切感受到祖国的硬核实力与人民军队的钢铁荣光,更让我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一信念,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坚定。我始终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亿万中华儿女同心同德、携手奋进,定能让我们的国家走向更璀璨的繁荣,让中华民族以更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绽放出震撼人心的时代光芒。

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检察院新媒体中心出品

编辑 | 宋 沛

审核 | 朱正华

来源:阎良区人民检察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