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激光方案替代人工和除草剂,蔚蓝引擎获司南导航天使投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00:46 1

摘要:它想做的事挺明确:用激光技术代替化学除草剂和人工除草,给农业提供智能自动化的物理除草方案。今年11月,它家两款产品就要推向市场了,一款是“大田激光除草机器人”,适合大规模种植的田地;另一款是“小型激光除草机器人”,温室大棚、小型农场用着更合适。

2025年,精准农业机器人领域出了件值得关注的事,蔚蓝引擎(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方是司南导航。

这笔钱打算用在产品研发升级、建厂房产线,还有开拓市场上,最终目的是让激光除草机器人能在农业里大规模用起来。

说实话,这次融资不是两家公司第一次打交道。之前司南导航就和蔚蓝引擎在智慧农业领域有战略合作,这次投资更像是把双方的合作绑得更紧了。

司南导航本身在农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上有积累,蔚蓝引擎又专做激光除草机器人,两者凑一起,在农业机器人、无人农场这些方向上能互相借力。

我原来想,投资方选项目可能只看短期收益,但后来发现,像司南这样看重产业链协同的投资,反而更能帮企业走得远,毕竟智慧农业不是单靠一款产品就能做起来的。

蔚蓝引擎是2022年成立的,在国内算是头一家专门研发激光除草机器人的公司,而且现在只有它家的核心技术指标达到了能商业化作业的标准,还拿着相关专利。

它想做的事挺明确:用激光技术代替化学除草剂和人工除草,给农业提供智能自动化的物理除草方案。今年11月,它家两款产品就要推向市场了,一款是“大田激光除草机器人”,适合大规模种植的田地;另一款是“小型激光除草机器人”,温室大棚、小型农场用着更合适。

这些产品能用到中药材、有机蔬菜这些对除草要求高的作物上,很显然,这是瞄准了农业里那些没被满足的细分需求。

要理解这些产品为啥有市场,得先看看现在农业除草领域的麻烦事。人工除草成本不低,一亩地大概要200到300元,效率还低;作物刚出苗的时候,除草特别难;用多了除草剂,土壤生态会被破坏;现有的除草设备要么容易伤作物、伤田间设施,对播种的规整度要求还高。

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尤其是现在大家都关注绿色农业,传统除草方式的短板越来越明显。

正因为这些难题摆在那,蔚蓝引擎才把目光放在了激光技术上。激光在工业领域里,精度是很高的,不用机械接触,反应快,成本也不算高。

更关键的是,国内激光产业链已经很成熟了,在国际上也有优势,这给激光除草技术落地提供了基础。我觉得这一点选得很聪明,要是选个还没成熟的技术,不光研发周期长,成本也压不下来,想商业化就难了。

那激光是怎么除草的?按蔚蓝引擎创始人赵志武的说法,每个激光器会根据杂草的种类和大小,发射精准剂量的激光。激光的热能能直接摧毁杂草顶端的分生组织,还能把杂草细胞里的水分瞬间加热到沸腾,让杂草内部“熟”掉。

最后杂草会凋谢死亡,再被土壤吸收。而且激光是悬在作物表面的,不碰土壤,这好处就多了:不用花太多精力研发仿型技术;行间、株间、垄底这些地方都能除到草;不管是点播、条播还是撒播的作物,都能用;伤苗率低,还不会破坏滴灌带这些设施。

从技术性能上看,这款机器人也有亮点。巡逻的时候能日夜不停转,识别杂草靠视觉AI算法,几毫秒就能认出来;单个激光模块每小时能除掉超过12万株杂草。

成本方面更有吸引力,以后技术和商业化做起来了,激光除草成本能降到人工的20%到30%,也就是一亩地40到60元。对农场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长期用下来能省不少钱。

蔚蓝引擎现在也有了一些客户资源,大型农场、合作社这些都有采购意向,明年还打算实现2000万元的销售目标。

短期来看,它会集中做除草业务,针对不同场景推更多细分产品,把国内外市场打开;长期的话,还想往其他精准农业机器人领域延伸。看得出来,它不是只想做一款产品,而是想在智慧农业里慢慢铺开。

司南导航对这次投资也有自己的判断,它觉得农业机器人是智慧农业的重要赛道,也是国家战略方向,政策和市场都在推动。蔚蓝引擎在激光除草机器人上先做出了突破,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司南导航本身也早就在做农业自动驾驶,一直推智慧农业发展。在它看来,农业机器人会成为农机市场的下一个增长点,蔚蓝引擎凭着商业化能力和对场景的理解,说不定能在物理除草领域站稳脚跟,成为推动智慧农业的力量。

如此看来,蔚蓝引擎这次融资不只是拿到了钱,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产业链资源的支持。

现在国家在推“科技兴农”“人工智能+农业”,绿色农业装备市场已经是千亿级规模,国内除草机器人需求有29.9万台,价值895.9亿元,海外需求也有20.4万台,价值约1020亿美元。

市场摆在这,技术也有了,接下来就看产品量产和市场落地的速度了。

毫无疑问,激光除草机器人是对传统除草方式的一次革新,它解决了人工、除草剂、传统机械带来的诸多问题,也符合农业绿色发展的方向。

不过,能不能真正大规模推开,还得看后续的用户反馈和成本控制。要是能把技术做得更稳定,成本降得更快,说不定用不了多久,我们在田地里就能经常看到这些激光除草机器人的身影了。

来源:萌萌思密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