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实中有一种反常现象:有些家庭越穷,眼界越窄;越窄,就越固守旧观念。
现实中有一种反常现象:有些家庭越穷,眼界越窄;越窄,就越固守旧观念。
尤其是对子女的职业规划上,一些家长总是拿着过时的想法当金科玉律,认为只要“稳定”“体面”,孩子就一辈子有出路了。
结果,孩子跟着去做了,也就那样了——勉强温饱,日子照样紧巴巴。
久而久之,贫穷就成了一种代际循环,不知不觉间一代接一代延续下去。
越是穷人,越爱劝孩子干这三种工作,但现实却啪啪打脸,看看有没有中招。
01
在不少老一辈观念里,最好的工作就是“铁饭碗”。
就算月薪只有三千,他们也觉得比在外面拿一万强。
他们总是说:“稳就行,别折腾。”
我认识的一个亲戚,就硬把儿子送进了一个小城市的某单位,工资低得可怜,还没有发展空间。
孩子一开始热血沸腾,想去一线城市闯闯,可被全家轮番打压,最后也只能屈服。
十年过去了,那个孩子工资仍在原地踏步,眼界越来越小。
如今三十多岁,不敢跳槽,不敢换城市,过得像温水里的青蛙。
“铁饭碗”固然稳,但稳住的不是财富,是平庸;稳住的不是未来,是格局。
特别是对穷人家庭来说,一味追求稳定,反而会锁死阶层的上升通道。
02
很多人一提到工作,就认准一个道理:“只要肯干,吃苦就有回报。”
所以你看,有些家庭,巴不得孩子早点出来打工,早点挣钱。
“去送外卖、进厂、开车……只要勤快,饿不死。”这类话,说起来特别顺嘴。
但他们从没想过,再勤快的苦力活,也有天花板;再拼命干,也换不来资产积累和阶层跃迁。
你跑再快的步,也追不上坐高铁的人。
我楼下的邻居就是,孩子初中毕业就送快递,一天十几个小时,一年攒下的钱,刚好够房租和吃喝。几年下来,还是两手空空。
勤快是美德,但没有方向的努力,就是白搭。
穷人最容易掉进的陷阱,就是以为只要“吃得苦中苦,就能当人上人”。
现实中,更多的是,吃了苦,还在最底层。
甚至一场病、一次事故,就能把全家拖进深渊。
03
还有一种工作类型,也很受穷人家欢迎:门槛低、来钱快的销售类、直播类。
他们以为这些岗位“挣钱快”“不靠学历”“抓紧干几年能翻身”。
但真相是:挣快钱的人多,真翻身的极少。
尤其是那些做微商、带货、短视频赚快钱的,几乎人人跃跃欲试,个个想当下一个爆款。
可平台规则变化快,流量红利早过去了,没有资源、没有包装、没有思维的人,只能沦为流量的韭菜。
我有个朋友,花了几万学“短视频创业”,买设备、学剪辑、交培训费,结果搞了一年,视频播放量从没破过1000。
不仅没赚钱,反而赔了个底朝天。
挣钱不怕慢,就怕走错路;一旦选错方向,走得越快,离目标越远。
04
不是说孩子不能从事上述行业,而是说:如果家庭已经贫困,眼界就更要打开,不能只靠惯性思维去规划孩子未来。
如果只是追求稳、苦、快,那很可能稳住贫穷、苦得一生、快入死胡同。
真正改变命运的,不是“听话的孩子”,而是敢于突破老路、跳出舒适圈、有眼界、有学习能力的人。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的思想还在复制旧观念,把下一代也一并“格式化”。
别再让孩子背负“贫穷代际循环”的债,也别再劝他们走一条注定平庸的路。
时代已经变了,但观念要是原地踏步,结果只能是:永远看不到出路。
来源:端庄水滴5yxt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