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与非洲大陆的关系一直备受瞩目。从无偿援助、债务减免,到留学生交流以及在非洲的社会反响,五常与非洲的互动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态势,深刻影响着非洲的发展进程与国际关系走向。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与非洲大陆的关系一直备受瞩目。从无偿援助、债务减免,到留学生交流以及在非洲的社会反响,五常与非洲的互动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态势,深刻影响着非洲的发展进程与国际关系走向。
一、无偿援助:规模与领域的差异
中国长期以来积极为非洲提供多方面无偿援助。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援建了众多项目,像坦赞铁路,全长1860.5公里 ,从1970年开工到1976年建成,为赞比亚的铜出口和坦桑尼亚的经济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在医疗卫生领域,中国派遣多批次医疗队赴非,带去药品与先进医疗技术,累计诊治患者数亿人次 。教育上,援建学校、提供教学设备和教材,为非洲培养了大量人才。2024 - 2025年,中国对非洲的无偿援助涉及农业技术推广、清洁能源开发等多个领域,投入资金达数十亿美元,助力非洲提升农业产量,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
美国对非洲的无偿援助多与政治、军事战略挂钩。在军事援助方面,为部分亲美国家提供武器装备与军事培训,以维护其在非洲的军事影响力 。在人道主义援助上,当非洲国家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或公共卫生危机时,美国会提供一定物资援助,但规模和持续性相对有限。在2024年非洲某国的洪灾中,美国提供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救灾物资,但后续重建援助跟进不足 。
俄罗斯对非洲的无偿援助在能源、农业和军事领域有所体现。能源上,协助非洲国家提升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技术;农业方面,提供农业技术指导和种子、化肥等物资,帮助非洲提高粮食产量 。军事援助则是提供武器装备,增强非洲国家的军事防御能力。在叙利亚局势稳定后,俄罗斯加大了对非洲的关注,对一些非洲国家的无偿援助也有所增加 。
英国对非洲的无偿援助集中在教育、医疗和人道主义救援领域。在教育上,通过英联邦奖学金计划资助非洲学生留学英国,并在非洲开展教育合作项目,改善当地教育条件 。医疗方面,支持非洲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捐赠医疗设备和药品。在人道主义救援上,当非洲发生战乱或灾害时,英国会提供紧急救援物资和资金 。
法国对非洲的无偿援助与殖民历史紧密相关,主要集中在法语区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参与部分交通、能源项目建设;在教育领域,传播法国文化和教育模式,推广法语教学 。在非洲一些法语国家,法国援建的学校采用法国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亲法人才 。
二、债务减免:诚意与合作的体现
中国在债务减免方面展现出大国担当。2000 - 2009年,中国已免除35个非洲国家总计189.6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2022年,中国免除了非洲17国截至2021年年底对华到期无息贷款债务23笔,总金额达246.7亿美元 。这些债务减免举措改善了非洲国家的财政状况,使其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到国内发展中,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
美国在债务减免上行动相对迟缓。虽然曾宣布免除埃及10亿美元债务,但在非洲整体债务减免规模较小 。美国的债务减免往往附带诸多政治条件,要求受援国在政治、经济政策上与美国保持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债务减免对非洲国家发展的促进作用 。
俄罗斯在债务减免方面也有积极举措。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俄罗斯 - 非洲论坛上,俄罗斯决定取消索马里部分债务 。此前,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莫斯科已经免除了非洲国家总计200亿美元的债务 ,其中安哥拉、埃塞俄比亚、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等国均受益,减轻了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增强了俄罗斯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
英国对非洲国家的债务减免规模有限,且多在国际多边压力下进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推动的债务减免计划中,英国参与其中,但减免额度和范围相对较小 。
法国在非洲的债务减免政策与殖民关系和经济利益交织。对一些法属殖民地国家,法国会根据双方政治经济关系进行债务减免谈判,但也会考虑自身在当地的经济利益,如法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和市场份额 。
三、非洲留学生:教育交流与人才培养
中国已成为非洲留学生的重要留学目的地。2018年,有超8.1万名非洲学生在中国大学就读,较2013年翻了一番 。到2024年,这一数字进一步增长,接近10万人 。中国高校为非洲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专业选择,涵盖工程、医学、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等领域。北京语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高校吸引了大量非洲留学生,学校提供丰富奖学金和生活补助 。便捷的签证政策也吸引非洲学生赴华留学,他们在中国不仅学习专业知识,还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成为中非友好交流的使者 。
美国也是非洲留学生的选择之一,2023年,美国有5.5万非洲留学生 。美国高校凭借其在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优势学科,吸引非洲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但美国的留学环境存在种族歧视等问题,部分非洲留学生在美国面临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扰,影响了美国对非洲留学生的吸引力 。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就吸引了大量非洲留学生。1960年,赫鲁晓夫下令扩大对非洲留学生的招生规模 ,并建立帕特里斯·卢蒙巴国际友谊大学。当时非洲留学生数量急剧攀升,到1960年代末接近4000人 。苏联为非洲留学生提供优厚待遇,包括免除学费、支付往返机票、发放高额生活补贴等 。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下滑,对非洲留学生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不过近年来随着俄罗斯经济的稳定和教育交流的加强,非洲留学生数量又有缓慢增长 。
英国凭借其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英联邦国家之间的联系,吸引了不少非洲留学生。2022年,英国有6.8万非洲留学生 。英国高校在商科、法律、文学等领域的教育优势,吸引非洲学生前往深造 。英联邦奖学金计划为非洲学生提供经济支持,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
法国是非洲留学生的首选目的地,中国是第二大目的地 。法国凭借殖民历史和语言文化优势,吸引大量非洲学生。法语在非洲广泛使用,法国的教育体系和文化对非洲学生有较大吸引力 。法国高校为非洲留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项目,促进了非洲学生赴法留学 。
四、排外事件:复杂社会现象的背后
非洲曾发生过针对华人的排外事件,如冲击华人超市、绑架华人等 。这些事件的背后有着复杂原因。一方面,非洲部分国家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有限,当地民众对外国企业和移民存在误解,认为他们抢占了本地人的就业和商业机会 。另一方面,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误导民众将社会矛盾归咎于外国群体 。但这些排外事件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代表整个非洲对华人的态度,中非友好合作的主流并未改变 。
针对英法俄美的排外事件在非洲也偶有发生。在法国前殖民地国家,当法国干预当地政治或经济利益分配引发不满时,会出现针对法国人的抗议活动 。在非洲一些国家,由于历史殖民仇恨或现实利益冲突,曾出现过抵制法国商品、抗议法国军事存在的情况 。
英国在非洲的部分英联邦国家,当英国在国际事务中做出不利于这些国家的决策时,也会引发当地民众的不满和抗议 。例如在贸易政策、人权问题等方面,英国的一些立场与非洲国家相悖,导致当地出现反英情绪 。
俄罗斯在非洲的军事合作和能源开发等活动,有时也会引发当地部分势力的反对 。在一些非洲国家,部分民众担心俄罗斯的介入会影响本国的主权独立和资源分配,从而出现针对俄罗斯人的抗议和抵制行为 。
美国在非洲的军事行动、政治干预以及经济剥削行为,引发了众多非洲国家民众的反感 。美国在非洲一些国家设立军事基地,被认为是侵犯主权;在经济上,美国跨国公司对非洲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导致当地环境破坏和经济发展失衡,引发多起针对美国企业和人员的抗议活动 。
联合国五常国家在非洲的无偿援助、债务减免、留学生交流以及面临的社会反应各有特点。中国以真诚的援助、大规模的债务减免和友好的留学生交流,赢得了非洲国家的广泛认可和尊重,尽管遭遇个别排外事件,但中非友好合作的基础深厚且稳固 。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在非洲的活动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非洲的发展和国际关系,但由于各自的政治经济目的和历史遗留问题,在非洲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和争议 。未来,五常在非洲的角色和影响将继续随着国际形势和非洲自身发展而不断演变 。
来源:橘子洲头望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