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4日讯近年来,山东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整合涉海高校、科研机构、科考平台等创新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开放协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激发海洋发展活力。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4日讯近年来,山东坚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整合涉海高校、科研机构、科考平台等创新资源,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开放协同高效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海洋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激发海洋发展活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崂山实验室成为全国海洋科研教育中心,近50家科研力量汇聚山东,有22名全职住鲁海洋领域院士,占全国三分之一。海洋领域国家杰青达50名,数量全国第一。“透明海洋”“海底发现” 等大科学计划深入实施。“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国信 1 号”(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等成果惊艳世界。主导和参与多项海洋领域标准制定(海洋领域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224项、行业标准386项)。省部共建重大平台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深海三大国家平台”)。
海洋人才引育步伐加快。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蓝色人才专项”,累计引进培育涉海高层次人才224名。省部共建中国海洋国际人才港,成立海洋高等教育共同体、现代海洋产才融合发展创新联盟,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
闪电新闻记者 周元玲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