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本弱(65)生活像一团乱麻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21:37 1

摘要:收拾完婆婆的后事,公公章永把几个子女召集起来,开了一次家庭会。他的意思现在高慧兰走了,以后他一个人就不会再管子女的事情了,谁家的孩子自己负责。还有他的养老问题,他现在六十四岁了,三个儿子得承担他的养老金,每个月给他多少钱?大家坐一起商量,顺便也结算给高慧兰办丧

婆婆的突然离世,给秋莲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收拾完婆婆的后事,公公章永把几个子女召集起来,开了一次家庭会。他的意思现在高慧兰走了,以后他一个人就不会再管子女的事情了,谁家的孩子自己负责。还有他的养老问题,他现在六十四岁了,三个儿子得承担他的养老金,每个月给他多少钱?大家坐一起商量,顺便也结算给高慧兰办丧事时花掉的费用。

这个时候秋莲才知道,婆婆去世办丧事花的钱,全是二权给的。他们在接到老家的电话后,回家时,秋莲知道回来要花钱,去银行取了四千块钱交给二权,叫他回来处理婆婆的丧事时用。结果二权回家后,把四千块钱全部交给了章永。而二权的大哥说自己没有钱,他一分钱也没有拿出来。

小叔子也说自己暂时没有钱,因为这个时候他正和老婆闹离婚,确实拿不出来钱。

几个女儿自然也不拿钱出来。刚好二权拿了四千块钱回来,四千块钱办丧事不够,章永拿了一点钱出来补上。

章永把账给几个儿子算清,高慧兰的丧事费用花了六千多块钱,但是收回来的礼只有二千多。这个费用不能持平。

章永的意思,办丧事时他补贴的钱,这次收回来的礼就刚好,而二权给的四千块钱,三个儿子平摊。二权拿的四千块钱出来,一分都没有了。他大哥和弟弟该给他补钱的,但是他们都说现在没钱,只能欠着。

秋莲什么也没说,这个时候能说什么呢?人家也没有不承认补钱,只是说现在没有钱。至于公公的赡养费,大家都沉默,没有人表态。

其实秋内心想的是,婆婆去世办丧事花的六千多,三个儿子可以平摊,至于收到的礼钱,交给公公让他养老,因为婆婆去世了,以后只有他一个人,他一个老头也不会养猪,养蚕,就没有收入了。只能每年靠子女给一点钱,这两千块钱的礼钱也不多,就不用入账了。

但是,他们都不表态,前面还有一个老大在,他都不发表意见,二权是想不到这个问题的。别人亲生儿女都不表态,秋莲作为儿媳妇也只能在心里想一想,既然他们都不说,自己也少开腔,以免别人讨厌。

看来这就是儿子多的坏处吧?各怀心事。

对于老人的养老问题,公公提出来了,开始大家都沉默,不知道该怎么个说法。最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商定三个儿子每个月,每人给章永拿一百块钱,也就是说,章永一个月有三百块钱的生活费。除了每个月给一百块钱,年底时,每个儿子还给他买点肉和油之类的东西。

他的女儿们每年还会给他一点钱,他的晚年生活就这样安排下来了。

婆婆的后事处理完后,二权把他母亲的头七烧完,就回成都上班去了。秋莲只能留在老家,因为两个孩子没人管了。

她这一时不能出去,只能告诉嫂子,那个菜摊子不要了。这是秋莲这一生,第二次做生意失败。

秋莲现在处得很尴尬,家里的土地是别人在种,她在家里没有活干,而且她住的也是小叔子的房子,因为公婆那个住在小叔子家,两个孩子也都跟着爷爷奶奶,她和二权回来也就跟着住在这里。现在小叔子和弟媳妇闹矛盾,她住在这里很尴尬。但她一个人和两个孩子又不敢回自己山上的房子里去住,因为她出去几年回来,已经没有以前在家里时那么胆大了。现在那房子周围都长满了野草,因为平时房子里没住人,总感觉有一种阴凉的气息。如果二权在家,还能给她壮胆。但二权走了,两个孩子白天要上学,她一个人可不敢待在那半山腰。

但她又不能出去。两个孩子每天白天虽然上学,但晚上回来要她照顾,要给孩子们和公公做饭,陪毛娃做作业,教女儿认拼音字母。

小叔子的女儿和秋莲的女儿差不多大 ,弟媳妇和小叔子闹矛盾,跑回娘去家不回来了。秋莲还要帮着照顾侄女,每天晚上三个孩子都要她照顾。

白天看着孩子们走了,她一个人徜徉在田间地角,心里很彷徨。她看着别人干活,她自己不知道该干什么?眼看再过一个月要收粮食了,看着地里由青逐渐变黄的麦穗,秋莲心里似乎被掏空了一般。

邻居们都在开始做各种苗床,她做什么呢?地里是别人种的东西,她一时收不回来。总不能就这样看着别人热火朝天地干,自己像个无所事事的闲人。不帮别人干,又觉得自己闲着没事。帮别人干吧,越干心里越空虚。秋莲感觉自己现在就像被吊在半空中似的没着没落的,心里既彷徨,又无奈。她整天都焦虑不安。

她本想去做一点包谷或者棉花的苗床,等几天该移栽的时候,去把婆婆生前种的地栽上棉花或者包谷。但是二权的大哥说他要种,他早就给章永说过了,地里的粮食他帮着收回来,收完粮食后的地,他种。

秋莲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因为她自己的地是别人种的油菜和小麦,如果要收回来,也得等到收完小麦以后了。

现在蓉芬也不在家,她也去了湖南打工,她老公一直在江浙一带,她在家里没有钱,两个孩子上学住校,她便去了湖南。蓉芬不在家,秋莲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秋莲看着别人每天忙忙碌碌,自己却找不到事做,她心里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烦躁不安。

她回娘家去看父亲,父亲见秋莲总是显得心神不宁,他看出来秋莲心里焦虑。便问她如何打算?

秋莲说了自己的处境,出去也不能走。不出去,在家里也难。山上的房子她一个人再不敢回去做。那之前住在那里,她不觉得害怕,那是因为在那里住习惯了。现在出去几年回来,她白天都不敢一个上山,感觉很阴森恐怖。更不用说晚上了。

但是自己现在住在小叔子的房子里,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也很不方便,因弟媳不在家里。

父亲想了想说:“那你还是出去吧?反正两个娃娃在上学,他们白天不在家,只是晚上才在家里。毛娃可以住在学校,每个月给生活费,他周末可以到我这里来,我给他洗衣服,做饭。琪琪还小,问她爷爷可以照顾不?给他拿钱。因为你也不能把她带走,带成都去也不行,成都没法给她上学。”

其实秋莲现在倒是想去新疆,把两个孩子带去新疆上学。成都这里给孩子上学还没有那个能力。但是二权已经在这边上班了,总不能又丢掉这里,跑去新疆吧?再说新疆干活不好拿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所以她现在真的像被吊在半空中,没有着落。

最后父亲说:“就按我说的,让毛娃住校,周末就过我这边来。我照顾他,他上学就跟着我们村里的娃娃一起走。如果你不放心琪琪,就干脆把她带去成都,等她大一点再把她送回来上学。”

秋莲觉得父亲这个办法好是好,可她又感觉哪里不对,想来想去,觉得把毛娃丢在家里,把女儿带走了,这样做,对毛娃好像不公平。思来想去,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她只好给父亲说,先回去,考虑一下再说。

这个时候的秋莲,感觉自己像站在十字路口,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迷茫,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秋莲回去跟公公商量,说让毛娃去住校,把女儿带走,又感觉这样做,对毛娃有点不公平。但是,不这样做,又没有更好的办法。

可公公什么意见也不给,他说你自己看咋个办,我现在老了,也帮不上你们。秋莲迷茫了,感觉眼前像一团乱麻,理不出头个绪来。

秋莲就这样在家里纠结了两个月,眼看着别人在开始收割油菜和豌豆了。人家忙不赢,她得去帮帮忙,如果不去帮人家干活,她整天闲着,总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那天,秋莲帮着淑华割了半天油菜,中午回家吃完饭,想着自己没事午睡一会。结果隔壁素芬去地里割油菜时,故意走到公公这里来,问秋莲在干啥?

秋莲刚进屋,听见叫她,只得出来拿上镰刀又去帮素芬收油菜。

接连几天,秋莲帮完这家,又赶着去帮下一家。因为她帮了这家,不帮另一家,反倒把人得罪了。人家会觉得她在区别对待。

那段时间秋莲又累又困,还生怕得罪了人。

这油菜收割完,等不了几天,马上又得收割小麦。这收割小麦,可比割油菜累多了,而且天气越来越热,小麦收完还得脱粒,还得栽秧,这一茬接一茬地忙,估计这一忙完,秋莲自己没有收一粒粮食,反倒会累得不成样子。

公公看出来了,他叫秋莲赶紧收拾收拾走,别在家里待了。他说让毛娃住校,周末去他外爷家。琪琪就在家上学前班,反正九月份开始上小学。他可以照顾琪琪。

公公既然表态,秋莲也就放心了。她给公公说,每个月给孩子一百块钱的生活费,因为琪琪在家里吃饭,粮食家里有的是,只是公公这人不能吃亏。加上公公的一百块钱生活费,每个月按时给他二百块钱。

毛娃住校,每个月给父亲二百块钱,这二百块钱是毛娃的生活费。因为那个时候住校的孩子,一天的生活费是五块钱,出除去周末两天,加上偶尔给他一点零花钱,二百块钱并不宽裕。

秋莲算了一下,两个孩子和老人,每个月至少要五百块钱,还不算生疮害病,假设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还不知道要多少钱?

而二权一个月才五百块钱的工资,他还得吃饭,抽烟喝酒。感觉自己儿子都没生,名字都取好了。

秋莲感觉肩上的担子压得她踹不过气来,她想自己去成都,不管做什么,都得必须找个工作,先挣钱要紧。不然,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养活不了。

安排好家里,趁麦子还没有开始收割,秋莲便又抛下两个孩子,去了成都寻找生存的机会。

秋莲像逃跑似的离开了老家,可她心里明白,自己去了成都,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因为她既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多高的文化。要想找到一个工作,真的比登天还难。

待续。

来源:淡定叶子a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