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 Talk | 八月狂飙之下,市场终于出现了可以做止盈准备的板块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4 20:35 1

摘要:尽管市场在9月开始的第一周就有调整的迹象,但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两个月,特别是八月份,市场绝对属于强势狂飙走势。仅就我们估值趋势定投表格跟踪的指数而言:

尽管市场在9月开始的第一周就有调整的迹象,但不可否认在过去的两个月,特别是八月份,市场绝对属于强势狂飙走势。仅就我们估值趋势定投表格跟踪的指数而言:

宽基指数部分,除了红利指数和上证50(两个指数八月收益率分别为0.97%和8.07%),其他指数在八月份均录得10%以上的收益率,其中的创业板指更是单月收出24.43%的超高收益率。

行业指数部分,除了银行收出可怜的负收益-1.62%,其余行业主题指数在八月份均录得正收益,其中的半导体和电子板块分别取得了28.23%和24.79%的较高收益率。当然,论八月收益最强莫过于表格未做跟踪的通信设备板块(幸好均衡组合有不少该板块的龙头股),单月45.72%的收益率遥遥领先其他各板块。

今天的文章我主要与大家分享两个话题:话题一是从宽基指数的角度看市场,话题二则是从行业主题指数的角度看定投如何止盈。

先来看话题一:从宽基指数角度看市场。

首先,我以上证指数为例对后市做些简单展望。

基于上图,目前大盘极有可能会(或者已经在)走大三浪中的小4浪,所以这里的调整至少从空间来说不会太深,(仅从大盘指数的角度来看)回避的价值不是很大。

倒是走完小4浪之后开始走小5浪的时候需要小心一些,一旦出现日线级别的顶背离,就是本轮一次绝佳的减仓机会,后续可能出现的大四浪还是值得回避的。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是小4浪还是大四浪,后续从指数角度来说都会再创新高(不知道这一点在今天有没有安慰到大家),区别只是等待时间的长短以及调整的空间大小不同。

其次,市场基本确认开始走偏成长(也叫成长占优)的风格。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市场在去年9月24日开始便开始偏成长的风格,今年上半年一度有所反复,但在6月下旬开始至今的这波大涨基本确认了市场偏成长的风格。

第三,从市值风格来看,小盘依然占优。

从上图来看,自2021年2月10日(上一轮牛市高点)以来,尽管中间(2023年末至2024年9月24日)因为更抗跌有过短暂大盘(以沪深300为代表)占优的一段时期,但依然不影响市场整体的市值风格都以小盘(以中证2000为代表)占优为主。

这里需要密切关注的是,小盘占优的风格已经接近5年(上一轮大盘占优的风格持续了4年多),市场的市值风格是否(以及何时)会有转变?

再来看话题二:从行业主题指数的角度看定投如何止盈。

有过定投经验的小伙伴多半都知道,长期定投获得正收益的概率极高,但要获得高收益的关键就是要及时止盈,否则一轮过山车下来基本赚不到几个钱。

那怎么才叫“及时”呢?

我对此的定义是,基于历史数据,如果能获得一个实现概率低于20%的定投收益率(收益越高,实现概率越低),那就这轮定投基本就可以准备止盈了。

而正如标题所言,八月狂飙之下,市场终于出现了好几个可以做止盈准备的板块,我们来简单看下。

第一个是电子板块。

这轮基于估值趋势线的电子板块月定投开始于2022年10月(图中黑圈标注,下同),截至2025年8月底,总共定投了35期,总绝对收益率为60.88%,折合简单年化收益率为17.90%(非IRR算法),已然超过该指数36期的定投止盈收益率14%,因此电子板块的定投就可以进入止盈准备阶段了。

具体来说就是,如果电子板块后续继续涨,那就继续持有;一旦开始下跌,则可以通过累计跌幅满足情况(常用满足位有5%,7%,10%等)分批止盈,或者利用跌破均线法来止盈也是可以的(常用均线有10日线,20日线等)。

第二个板块是计算机板块。

本轮基于估值趋势线的计算机板块月定投开始于2023年7月3日,截至2025年8月25日,总共定投25期,总绝对收益率为41.04%,折合简单年化收益率18.09%,也已经超过该指数24期的定投止盈收益率17%,同样可以进入止盈准备阶段(具体操作可参考上面的电子板块)。

第三个板块是有色金属板块。

本轮基于估值趋势线的有色金属板块月定投开始于2023年6月,截至2025年8月31日,总共定投27期,总绝对收益率为43.56%,折合简单年化收益率17.46%,也已经超过该指数24期的定投止盈收益率17%,同样可以进入止盈准备阶段(具体操作可参考上面的电子板块)。

第四个板块是半导体。

半导体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我们实际是从2022年8月(低于趋势线)开始定投的(见左边的黑圈处),截至2025年8月31日,总共定投37期,总绝对收益率为60.73%,折合简单年化收益率16.66%,并未超过该指数24期和36期的定投止盈收益率19%。

问题是,如果现在事后来看,半导体这轮定投的最佳开始点并不是我们开始的左边那个黑圈处(但当时选择定投开始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而是右边的那个黑圈处(2023年5月)。

而以右边的黑圈开始定投计算收益率的话,截至2025年8月31日,总共定投了28期,总绝对收益率为61.64%,但其简单年化收益率则为22.96%(实现概率15%左右),已经超过24期与36期的定投止盈收益率19%,显然也可以进入止盈准备阶段。

不仅如此,如果计算半导体的近24期(即从2023年9月开始定投),截至2025年8月31日,总共定投24期,总绝对收益率63.32%,折合简单年化收益率将高达27.88%(实现概率仅为10%左右),远超过24期的定投止盈收益率19%,显然也是可以进入止盈准备阶段。

综上,我认为半导体是可以考虑进入止盈准备的。事实上这也能与前面电子板块的止盈相呼应,因为电子板块中有一半都是半导体。

这里有个可以改进的点是,如果刚开始定投(一般指10期以内)就出现了指数高于趋势线的情况,那么可以先停止定投,直到指数低于趋势线再重新开始定投。

与半导体情况类似的还有第五个板块国防军工。

本轮军工板块的定投开始于2022年4月(左边的黑圈处),截至2025年8月31日,总共定投42期,总绝对收益率30.43%,折合简单年化收益率仅为7.89%,并未超过24期和36期的定投止盈收益率19%和14%。

但其近24期定投(即从2023年9月开始定投)的到8月25日的时候总绝对收益率为36.62%,简单年化收益率为17.02%,超过24期的定投止盈收益率17%,同样可以考虑进入止盈准备阶段。

限于篇幅,其余还未进入止盈准备的行业主题板块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就是该定投的继续定投,“不该”定投的就继续等待更好的定投开始时机。

不过有个板块我觉得有必要专门提下,这就是医药生物板块。

大家可能都知道今年以来创新药表现很好,相关的主题基金一度霸榜基金今年以来的收益率榜单,但一个扎心的事实却是,如果以我们定投对标的医药生物综合指数——医药100为例,其至今的定投收益竟然还是负的,意味着医药生物板块除了创新药这个细分子板块,其余板块整体的收益并没有那么好,且因为之前跌幅较大,至今还在“填坑”中。

由此我想在文章的最后部分再来探讨一个话题:在当前市场分化日益严重、投资难度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基金来投资成长股?

以我多年的基金投资经验笼统而言,我个人会更倾向于用具备中观产业视角、会做行业轮动(或者单一主题行业内子板块的轮动)的主动管理基金经理,群里小伙伴肯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比如虽然列表没有列到今年最强的通信设备板块,但我们依然通过均衡组合选到了重仓该板块龙头的两只优秀主动基金(两只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都超过了70%);

再比如通过选择主动管理且会做轮动的医药主题基金经理,间接布局了创新药,在医药100还未翻正的前提下,我们都已经开始在做医药板块的止盈了。

所以再回到初始那个问题“如何通过基金来投资成长股”,这里给大家安利一位市场少见的在宏观“自上而下”、中观行业配置以及微观“自下而上”三方面都有一定能力圈的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富国基金的曹晋。

作为一位具备全球产业视野的成长股猎手,曹晋的投资风格鲜明,就是沿着成长周期寻找机会,同时仓位相对稳定,仅做适度择时。组合策略层面通过价值周期龙头和景气行业龙头的均衡配置,兼顾进攻和防守。行业层面他具备中观思维,擅长寻找景气上行行业。个股层面他善于深入挖掘公司成长性,敢于重仓持股,并通过提高不断深入研究和跟踪成长确定性来补偿组合的短期波动。

这里放一张富国中小盘精选2019年中报至今的历史行业配置情况作为简单说明:

老粉可能还有印象,我在很久以前就专门写文介绍过曹晋,现在回过头来看,发现他都已经成了一位市场少有的“双十”基金经理(更确切来说,他管理时间超过10年的富国中小盘精选的年化收益率为15.61%,业绩区间为2015/1/23~2025/9/3)。

不仅如此,曹晋还是“双十”基金经理中尤为稀缺的短期表现也很强劲的基金经理,比如富国中小盘精选近一年直接翻倍,收益率高达114%(数据截至2025/9/3)。这还不够,曹晋在成长风格中,还属于回撤控制做得也很好,非常抗下跌的基金经理。

其攻强守不弱的特点用两个收益回撤图即可说明:

上图是2019年至今未更换基金经理的偏股主动基金的业绩表现情况,能在区间年化收益和区间最大回撤两个维度上都好于富国中小盘精选的基金全市场仅有个位数。

上图则是2019年至今未更换基金经理的偏股主动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情况,能在区间年化收益和区间最大回撤两个维度上都好于富国中小盘精选的全市场基金仅有1只。

最后的问题回答完毕,今天的文章也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